-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客体永久性:指儿童理解物体即使从视线中消失,仍然客观存在的认知能力。皮亚杰通过经典实验发现,912个月前的婴儿在物体被遮挡时不会主动寻找,表现出“眼不见,心不烦”;随着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婴儿逐渐能通过记忆和推理推断物体位置,标志着其从依赖直接感知向心理表征过渡。例如,将玩具藏在毯子下,具备客体永久性的婴儿会主动掀开毯子寻找,而非放弃。
2.自我中心语言: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指幼儿在活动中发出的、主要服务于自我而非交流的语言。包括重复(无意义的语音练习)、独白(对自己说话)和集体独白(与他人并存但无实质互动的语言)。如4岁幼儿搭积木时说“这块放这里,不对,应该是红色的”,虽旁有同伴,但语言并非为了沟通,而是伴随动作的思维外显。这一现象反映了前运算阶段儿童“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即难以站在他人视角调整语言。
3.安全型依恋:依恋类型的一种,由安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界定。表现为母亲在场时,幼儿能自由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出现分离焦虑(如哭泣、停止活动);母亲返回时积极寻求接触,情绪快速平复并继续探索。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因主要照料者(多为母亲)对其需求(如饥饿、安抚)敏感且及时回应,形成“他人可信赖”“自我有价值”的内部工作模式,为后续社会性发展(如同伴交往、情绪调节)奠定基础。研究显示,约65%的西方幼儿属于此类型,我国文化背景下比例略高。
4.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提出的核心概念,指儿童实际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潜在发展水平(在成人指导或同伴合作下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例如,5岁幼儿独立拼图只能完成简单4片,但在教师提示“找边缘的蓝色块”后能完成8片拼图,前者是现有水平,后者是潜在水平,两者的差值即为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强调教育应“走在发展前面”,通过支架式教学(提供适当帮助)推动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能力提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
前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儿童思维呈现以下特征:
(1)自我中心性:难以从他人视角看待问题。三山实验中,幼儿选择的照片总是自己看到的山景,而非对面玩偶的视角,说明其思维受自身感知主导。
(2)泛灵论:认为无生命物体具有生命和意识。如幼儿会说“椅子被我撞到了,它一定很疼”,将物理属性赋予生物特征,源于对“生命”概念的泛化理解。
(3)不可逆性:思维只能单向进行,无法反向推导。问“你有哥哥吗?”答“有,叫小明”;再问“小明有弟弟吗?”可能答“没有”,因无法逆向思考“自己是小明的弟弟”。
(4)不守恒:未掌握物体某属性(如数量、体积)在形态变化后保持不变的规律。液体守恒实验中,将相同量的水从矮粗杯倒入细长杯,幼儿会认为细长杯的水更多,因仅关注高度而忽略宽度。
(5)集中化:思维集中于事物某一显著特征,忽视其他维度。分类时,幼儿可能将红苹果和红积木归为一类(颜色),而非苹果和香蕉(水果),因被表面特征吸引。
这些特征反映了前运算阶段儿童以表象思维为主,尚未形成逻辑运算能力,需通过具体形象支持认知活动。
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前期(36岁)的发展任务与冲突是什么?如何影响人格形成?
学前期对应埃里克森理论的第三阶段,发展任务是“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vs.Guilt),核心冲突是儿童尝试主动探索环境与可能因失败产生内疚感的矛盾。
此阶段儿童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提升,渴望独立完成任务(如自己穿衣服、帮家长拿东西),并通过想象游戏(过家家、扮演医生)探索社会角色。若成人鼓励其主动性(如“你自己穿的鞋子真整齐!”),儿童会形成“我能主动做事”的自信,发展出目标感(Purpose);若成人过度限制(如“你太小,别添乱”)或因儿童“帮倒忙”(如打碎碗)而批评,儿童可能因频繁失败产生内疚感,认为“我的行为会带来麻烦”,抑制探索欲,形成退缩、被动的人格倾向。
例如,5岁幼儿想帮妈妈摆碗筷却打碎盘子,若家长说“你想帮忙很好,下次我们慢慢来”,幼儿的主动性被保护;若家长吼“说了别碰,现在闯祸了吧”,幼儿可能因内疚放弃尝试。长期来看,成功解决此冲突的儿童更具创造力、责任感,能主动设定并追求目标;未解决者则可能缺乏自信,害怕失败,难以承担责任。
3.简述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幼儿期(36岁)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为:
(1)自我认知的分化:从笼统的“我”发展为具体的“我”。3岁前儿童用名字自称(“宝宝吃饭”),3岁后逐渐使用“我”,并能描述身体特征(“我有黑头发”)、年龄(“我5岁了”)、性别(“我是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调整农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计息标准的通知.pdf VIP
- GB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pptx
- 2025年产前筛查诊断人员资质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银行审计岗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低压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产品检验规范.docx VIP
- 药品经营管理—药品标签与说明书管理(药事管理与法规课件).pptx
-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案】.pdf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pdf
- 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其评价方法.pptx VIP
- 数学建模:第二章 古典模型.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