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文学概论每章题库及答案
一、文学本质论
名词解释: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指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形态,既具有意识形态的社会属性(如反映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又具备审美的独立特性(如情感体验、形式创造)。二者融合形成“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前者通过具体形象与情感感染实现,后者隐含于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读者认知。
2.文学形象: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塑造的、具有审美意蕴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或人物状态。其特征包括间接性(依赖读者想象)、概括性(浓缩生活本质)、情感性(渗透作者主观情感),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病如西子胜三分”既描绘外貌,又传递敏感多思的性格。
3.文学虚构性:文学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与重构,通过想象突破真实事件的限制,创造符合“艺术真实”的世界。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虽非现实存在,但其反抗精神与成长逻辑符合人性真实,体现虚构与真实的辩证统一。
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答:文学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语言的组合、修辞与意义建构实现艺术表达。首先,语言是文学的物质载体,离开语言,文学内容无法呈现;其次,语言本身具有审美功能,如诗歌的韵律、小说的对话风格,直接影响作品感染力;最后,语言的多义性与暗示性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通过色彩词的动态变化,引发时光流逝的复杂联想。
2.文学与科学反映世界的区别是什么?
答:二者在反映对象、方式与目的上存在差异。科学以抽象概念、逻辑推理揭示客观规律,追求普遍必然性(如物理学定律);文学则通过具体形象、情感体验呈现生活的丰富性,关注个体的独特性(如《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特定时代的典型心理)。科学求“真”重客观,文学求“美”重主观,前者改造认知,后者影响情感与价值观。
论述题: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
答:以鲁迅《祝福》为例,其审美属性体现在: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镇年终祝福的场景描写,构建出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语言凝练含蓄(如“我真傻,真的”的重复独白),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共情。其意识形态属性则隐含于审美过程中:通过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夫权、族权)压迫致死的情节,批判封建伦理对人性的摧残;鲁四老爷“谬种”的评价、柳妈“捐门槛”的建议,均反映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二者融合体现为:审美描写(祥林嫂的形象、祝福的仪式)是意识形态批判的载体,意识形态批判(反封建)通过审美感染实现,使读者在感动中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直接说教。
二、文学创作论
名词解释:
1.艺术直觉:作家在创作中对生活现象的瞬间把握能力,表现为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洞察对象的本质与审美价值。如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时,通过直觉捕捉到艾玛追求浪漫与现实脱节的悲剧内核,而非先分析“小资产阶级女性的精神困境”再塑造形象。
2.艺术灵感:创作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思路畅通、意象涌现、情感充沛。其特点是突发性(如郭沫若写《女神》时“像生了一场热病”)、亢奋性(创作效率极高)、易逝性(需及时记录),本质是长期积累后的偶然触发。
3.艺术构思:作家在观察生活后,将素材转化为文学形象的心理过程,包括提炼主题、安排情节、设计人物等。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从家族兴衰的经历中提炼“盛极而衰”的主题,通过“金陵十二钗”的群像与“草蛇灰线”的伏笔结构,完成整体构思。
简答题:
1.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是什么?
答:艺术真实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但不等同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件(如某家庭的矛盾),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生活真实的加工提炼(如《雷雨》中周鲁两家的冲突),需满足“内在逻辑真实”(人物行为符合性格发展)与“情感真实”(引发读者共鸣)。二者的区别在于:生活真实是零散的,艺术真实是典型化的;生活真实重客观,艺术真实重主观(融入作家评价)。
2.作家的创作个性如何影响作品风格?
答:创作个性是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审美趣味与艺术才能的综合体现,直接决定作品风格。如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其诗歌风格飘逸洒脱(“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想象);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风格沉郁顿挫(“国破山河在”的深沉感慨)。创作个性通过题材选择(李白多写自然、游仙,杜甫多写现实、战乱)、语言运用(李白喜用夸张、神话,杜甫善用白描、细节)、情感表达(李白热烈奔放,杜甫含蓄厚重)等方面体现,最终形成作品的独特面貌。
论述题:
以“艺术直觉”与“艺术灵感”的关系为核心,分析创作心理机制。
答:艺术直觉与艺术灵感是创作心理的重要环节,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区别在于:艺术直觉是对对象的瞬间把握(如看到一个老人的眼神,直觉其有故事),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一历史全册知识提纲.pdf VIP
- 9《复活》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掌握学习秘籍.pptx VIP
- 对已有设施、管线、设备、成品的保护措施方案.docx VIP
- 甘蔗叶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pdf VIP
- 西门子FXS1800操作说明书.pdf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Advanced Medical English(首都医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喀斯特地貌教案(2025—2026学年).docx VIP
- 2025士兵考学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1血管压力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