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VIP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九年期中测试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百年革命家书》中的100封家书hán()盖了中国共产党100年艰苦奋斗历程的各个时期。这100封家书,既有热血男儿就义前的绝笔遗言,也有战斗间()隙对家人的挂牵思念;既有父母兄姊的殷殷嘱托,也有革命伴侣的依依深情。②铮铮誓言,切切叮咛,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③这家书不仅是游子内心的真诚坦露,更是无数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真实写照。④他们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今天,我们品读这些闪耀理想信念光芒的革命家书,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1)hán()盖(2)间隙()

2.根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弥”的意思来判断本文中“历久弥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序号为①—④的句子中句子类型是复句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文中家书的“书”即“书信”。“书信”在古代有很多别称,下列词语不能代指书信的一项是()

A.尺素 B.信笺 C.鸿雁 D.案牍

【答案】1.①.涵②.jiàn

2.文中指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影响越来越深远。3.C4.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1)涵盖(hángài):包括、包容。

(2)间隙(jiànxì):空隙、空闲的时间。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意思是:越仰望越觉得它(学问、品德等)高大,越钻研越觉得它坚实深厚。“弥”的意思是“更加”,再结合“历久”“新”,可知“历久弥新”的原意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根据原文“他们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可知,革命家书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经历的时间长久,却更加鲜活、有新意,更具感染力。“历久弥新”的含义是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影响越来越深远,始终富有感染力与价值。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复句的类型。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A.①是单句,主干:家书涵盖时期;

B.②是单句,主干:誓言、叮咛体现信念与忠诚;

C.③是复句,用“不仅……更是……”连接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D.④是单句,主干:事迹、情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

A.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故称“尺素”,代指书信;

B.信笺:信纸,代指书信;

C.鸿雁:古代有“鸿雁传书”的典故,代指书信;

D.案牍:指官府的公文、文书,不能代指书信。

故选D。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

“古时文人路,生不逢时多。”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以“汉文有道恩犹薄,(1)____”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与无奈。虽命运不济,他们仍能自强不息。“(2)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凭借美酒重振精神的自强不息。“(3)____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虽被贬官,身处逆境却能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欲为圣明除弊事,(4)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即使年迈苍老依旧报国之心不减的老而弥坚的自强不息。如今,我们青春逢盛世,更应持“(5)____,_____”(李商隐《无题》)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奏响时代强音。

【答案】①.湘水无情吊岂知②.今日听君歌一曲③.暂凭杯酒长精神④.醉能同其乐⑤.肯将衰朽惜残年⑥.春蚕到死丝方尽⑦.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湘、岂、暂凭、长、衰朽、蜡炬”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45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中雪后

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