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测试.docxVIP

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测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测试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潮湿()(2)匀称()(3)匀速()(4)称赞()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赢得了大家的信赖。(苟:)

(2)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毫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他虽然身体瘦弱,但意志坚定,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D.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4.请将下列四个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使句子语意通顺、逻辑严密。

①激烈②严重③危害④灾害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________,也对社会经济带来了________的冲击,其影响是________而深远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古代文化常识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的天数明显增多。

材料二:垃圾分类成为市民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参与环保行动的认识。

二、古诗文阅读

甲《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乙《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丙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志于学()(2)而不惑()(3)仿佛若有光()(4)豁然开朗()

8.翻译下列句子。

(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9.《论语》中的“不逾矩”与丙联中的“比邻”都体现了某种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请结合甲、乙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理想状态的看法。

10.乙文段描绘了进入桃花源后的景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展现这一变化的。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1-14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那是一个秋天,母亲就永远地睡去了。

我还记得她许多很多事情,她勤劳、善良,对我充满了无尽的爱。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她带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的那一天。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母亲带我去北海的白塔下看菊花。她说:“北海的菊花开了,很好看。”我坐在轮椅上,看着母亲蹒跚地走在前面,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失落。

母亲买了很多菊花,有红的、黄的、白的,一朵朵,一簇簇,开得非常灿烂。她让我选一朵最喜欢的。我看着那些菊花,一时不知道该选哪一朵。母亲笑着说:“那就都别选了,都带回去。”

我们坐在白塔下,母亲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讲她第一次看到菊花时的惊喜。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我看着她,心里充满了温暖。

突然,母亲停了下来,对我说:“儿子,你要好好活着。”我愣住了,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说这句话。我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有太多的期望和无奈。

那天下午,母亲送我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路边的菊花,突然明白了母亲的话。她希望我能够像菊花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母亲去世后,我常常想起她。我想,她一定希望我能够好好活着,活出精彩的人生。所以,我努力地学习,努力地生活,努力地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秋天又到了,北海的菊花又开了。我看着那些菊花,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笑脸。我想,她一定在天堂里,看着我,为我高兴。

11.文章开头交代了“母亲就永远地睡去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2.文中划线的句子“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14.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写作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xqhl1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