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周人革新殷商旧制,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比较有效地破解了地域与族群对早期国家治理的限制,这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演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佐证上述论断的制度安排是()

A.保障王朝权力继承的世袭制

B.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

C.强化中央集权的内外服制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井田制

(★★★)2.据《商君书》记载,“(秦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表明秦国()

A.实行户籍分类登记制度

B.男女社会地位相对平等

C.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D.严格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3.刺史始设于汉武帝时,负责地方监察事宜,平时巡行,岁末进京。至东汉,刺史已拥有了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这一变化()

A.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铲除了外戚势力的根基

D.提升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4.如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人物

言论

商鞅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5.明初阁臣们多次举贤任能,协助皇帝考核官吏人选。明成祖朱棣认为阁臣们“裨益不在尚书下”将内阁设置成为常制,并谕吏部“阁臣勿改它任”。据此可知,明初()

A.内阁发挥积极的辅政作用

B.阁臣的职权得到制度保障

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D.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6.《周礼》中有“八辟”丽邦法之说。“八辟”,即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时至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首次以“八辟”为依据,规定“八议”制度,及对上述八类人在犯罪时赋予宽免的特权。此举旨在()

A.加强官方意识形态推广

B.适应门阀士族统治需要

C.维护周礼中的等级秩序

D.明确封建法典篇章结构

(★★★)7.《唐律疏议》规定在父母丧期时嫁娶的,处以徒三年的惩罚。宋代律法规定“诸民庶之家,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人供侍,子孙居丧者,听尊长自陈,验实婚娶”。上述变化说明宋代律法()

A.倡导社会自由

B.维护礼制传统

C.更加务实理性

D.深受理学影响

(★★★)8.明朝中期,地价逐渐达到高峰,每亩能卖到50两到100两。但到明正德和嘉靖年间,民众一度以田地为累赘,出现拱手送人而无人肯要的现象。该变化主要缘于()

A.土地兼并加剧

B.赋税政策的调整

C.租佃关系出现

D.高产作物的引进

(★★★)9.耶律阿保机采用中原王朝的年号制度和其他一些典章制度,用汉字创制契丹大字,以“佛非中国教”而“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尊”。辽道宗统治时期,辽朝达到“礼乐交举,车书混同”的高度,辽道宗宣称“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这反映出契丹族()

A.治国思想日益成熟

B.华夏认同意识较强烈

C.封建化进程的开启

D.重构了传统礼乐制度

(★★★)10.1905年11月《申报》记载,“湖北各州县来省投考学堂者日渐甚多,目下省城大小客栈几无下榻之地,调查统计不下一万余人”。这主要是因为()

A.新政变革了传统选官方式

B.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阶层流动

C.学堂传播了新式教育理念

D.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

(★★★)1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上述调整旨在()

A.推动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顺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

D.适应国民党抗战政策的改变

(★★★)12.如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和平”“战争”“建设”的使用频率。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A.战争和平建设

B.建设战争和平

C.和平战争建设

D.建设和平战争

(★★★)13.1952年7月,芬兰奥运组委会正式对新中国发出邀请,三天后新中国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