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文言文阅读(2025年10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5秋?长沙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光昔从介甫游,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孟子曰:“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人愁痛,此岂孟子之志乎?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
介甫得光书,倘未赐弃掷,幸与忠信之士谋其可否,不可以示谄谀之人,必不肯以光言为然也。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光俟命而已。光惶恐再拜。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有删改)
材料二:
王荆公秉政,更新天下之务,而宿望旧人议论不协。荆公遂选用新进,待以不次,故一时政事不日皆举,而两禁台阁内外要权莫非新进之士也。及出知江宁府,吕惠卿骤得政柄,有射羿之意。而一时之士见其得君,谓可以倾夺荆公,遂更朋附之,以兴大狱。寻荆公再召,邓绾反攻惠卿;惠卿自知不安,乃条列荆公兄弟之失数事面奏。上封惠卿所言以示荆公,故荆公表有云:“忠不足以取信,故事事欲其自明;义不足以胜奸,故人人与之立敌。”盖谓是也。
既而惠卿出亳州,荆公复相,平日肘腋尽去,而在者已不可信,可信者又才不足以任事。当日唯与其子雱机谋,而雱又死,知道之难行也,于是慨然复求罢去,遂以使相再镇金陵,未期纳节。
《东轩笔录》发明荆公情事,至为切当。迹荆公昔日之所信用者,不惟蠹民生,而己亦不飨其利。为大臣者,可不以人心风俗为重哉!
(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有删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终岁A勤动B不得C以养D其父母E又称贷F而益之G恶在H其为民父母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把……当作,与《过秦论》“自以为关中之固”的“以为”意义不同。
B.或,连词,或者,与《师说》“或师焉,或不焉”的“或”意义相同。
C.见,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冀君实或见恕也”意义与用法均不相同。
D.发明,阐明,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均为古今异义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围绕王安石变法展开,材料一呈现了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的分歧,材料二则揭示变法中的人事倾轧与理想幻灭。
B.司马光认为一旦王安石权势旁落,阿谀奉承的人必定会出卖他来谋取利禄。这一点在吕惠卿等人身上得到印证。
C.王安石执政时,他选用新进官员及打破常规顺序提拔人才的用人方式,使得朝中元老重臣与他意见不合、矛盾重重。
D.王安石在遭遇挫折后又恢复了相位,然而在亲信离散,儿子离世,内心明白大道难以实行等多重因素下,要求罢官离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
②迹荆公昔日之所信用者,不惟蠹民生,而己亦不飨其利。
(5)材料一中司马光为何要引用孟子和老子的话?
2.(2025秋?琼山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四年,太宗论隋。魏征对曰:“臣往在隋朝,曾闻有盗发,炀帝令於士澄捕逐。但有疑似,苦加拷掠,枉承贼者二千余人,并令同日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怪之,试寻其状。乃有六七人,先禁他所,亦遭推勘,不胜苦痛,自诬行盗。有司以炀帝已令斩决,遂不执奏,并杀之。”太宗曰:“此岂唯炀帝无道,臣下亦不尽心。须相匡谏不避诛戮岂得惟行谄佞苟求悦誉,君臣如此,何得不败?朕赖公等共相辅佐,遂令囹圄空虚,愿公等善始克终,恒如今日。”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词语(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古诗词赏析(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记叙文阅读(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句子衔接(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名篇名句默写(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名著阅读(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说明文阅读(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难题速递之文言文阅读(2025年10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