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文核心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docVIP

教师语文核心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语文核心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忘纪B.篮天C.已经D.睛天

2.“少壮不努力”的下一句是()

A.老大徒伤悲B.黄河入海流C.处处闻啼鸟D.更上一层楼

3.下列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森”读shēnB.“笔”读bǐC.“明”读mìnD.“叶”读yiè

4.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比喻)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夸张)

5.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老舍——《骆驼祥子》

C.巴金——《繁星》

D.叶圣陶——《稻草人》

6.“床前明月光”中“床”的意思是()

A.睡觉的家具B.井上的围栏C.窗户D.门

7.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神态的是()

A.眉飞色舞B.手忙脚乱C.欢蹦乱跳D.七上八下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B.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9.“欲穷千里目”中“欲”的意思是()

A.想要B.将要C.欲望D.贪欲

10.下列哪部作品是安徒生童话()

A.《白雪公主》B.《小红帽》C.《海的女儿》D.《灰姑娘》

答案:1.C2.A3.B4.A5.C6.B7.A8.C9.A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描写春天的词语有()

A.春暖花开B.骄阳似火C.草长莺飞D.硕果累累

2.下列汉字是左右结构的有()

A.星B.田C.人D.林

3.下列属于唐代诗人的有()

A.李白B.杜甫C.苏轼D.王维

4.下列词语表示心情的有()

A.高兴B.难过C.愤怒D.平静

5.下列文学体裁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有()

A.唐诗B.宋词C.元曲D.小说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有()

A.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B.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

C.月亮像一条弯弯的小船。

D.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7.下列属于描写景色的诗句有()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下列词语中,能够体现人物品质的有()

A.诚实守信B.自私自利C.拾金不昧D.勤奋刻苦

9.下列属于四大名著的有()

A.《红楼梦》B.《西游记》C.《聊斋志异》D.《水浒传》

10.下列关于修辞手法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有()

A.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B.拟人能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C.排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D.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点

答案:1.AC2.AD3.ABD4.ABCD5.ABCD6.ABD7.AC8.ACD9.ABD10.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有声”是王维的诗句。()

2.“的”“地”“得”都是连接前后文的虚词,在口语中都读“de”。()

3.寓言故事一般篇幅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4.“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

6.“鼎”字一共有12画。()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李白。()

8.“我喜欢唱歌和跳舞”这句话有语病。()

9.楷书四大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0.“欲把西湖比西子”中“西子”指的是西施。()

答案:1.√2.√3.√4.√5.√6.×(13画)7.×(纪念屈原)8.×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答案:可通过多种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节奏;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会情感意蕴;

文档评论(0)

.o0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