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VIP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溪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孔龙村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年代距今约5500-4800年。第一阶段的考古

发掘共清理出陶窑、房址、灶等遗迹400余座,其灶址结构、陶窑的形态结构与甘肃大地湾

遗址高度一致,出土玉器、陶器、碳化粟、黍种子等遗物多达28000余件,并首次在川西地

区发现了特征鲜明的石岭下类型风格彩陶和大量马家窑文化彩陶。据此可知()。

A.区域间文明交流趋于紧密B.多元一体文明格局形成

C.陶器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D.国家初始形态已经具备

2.《史记》中记载“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而著名学者王国维研究指

出:“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此与

政治文物之施行甚有关系,而天子诸侯君臣之分,亦由是而确定者也。”王国维意在强调西

周时期()。

A.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对立统一B.早期国家形态的进一步发展

C.注重维护周王室统治的权威性D.中央已经实现直接管理地方

3.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如表为诸子的部分政见,据此可知,诸子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论语•季氏》

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管子•霸言》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

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

A.主张君权至上B.倡导家国一体C.推崇权力一元D.强调政治伦理

4.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巡视东方时留下的《琅琊刻石》上载:“皇帝之德,存定四

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

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这主要反映出秦朝()。

A.推崇皇权至上B.鼓励发展农耕C.重视秩序稳定D.践行法家思想

5.据《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期,公孙臣等人曾劝谏制定礼仪规范,文帝以礼仪繁琐不利于

国家治理为由未采纳;汉武帝时期则“改正朔,易服色,封太(泰)山,定宗庙百官之仪,

以为典常”,使礼仪规范化、制度化。这一变化主要服务于()。

A.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B.削弱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恢复西周的礼乐传统D.构建大一统的政治统治秩序

6.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

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数量增多,集体狩猎等场面

第1页共6页

逐渐减少。这一变化()。

A.表明先进生产方式已传至长城之外B.反映出北魏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

C.折射出各民族相互交融程度的加深D.体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7.585年,隋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

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596年,隋文帝连续下诏,“幽、陇、泾、

宁等州社仓,并于当县安置”,“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

下户不过四斗”。据此可知()。

A.基层治理的自主性降低B.地方财政困难缓解

C.国家粮食储

文档评论(0)

zor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冲冲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