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接种指南
作为在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十余年的护士,我常能看到家长们抱着宝宝在接种台前犹豫——一边是“多针次”传统疫苗带来的心疼,一边是“联合疫苗”的陌生与顾虑。今天,我想用最直白的语言,从“为什么打”“怎么打”“打后注意啥”三个维度,和大家聊聊这剂能预防五种疾病的“小卫士”——吸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以下简称“五联苗”)。
一、先搞清楚:这剂疫苗到底护着宝宝哪些“命门”?
1.1它能防的病,每个都可能危及宝宝健康
五联苗是“联合疫苗”的典型代表,简单说就是“一针防五病”。这五种疾病分别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由百白破疫苗预防),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先说百日咳。这不是普通咳嗽,而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感染后会出现“鸡鸣样”痉挛性咳嗽,严重时可能窒息、脑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我曾见过3个月大的宝宝咳到满脸发紫,家长抱着孩子在急诊室哭到腿软。
白喉和破伤风也不容小觑。白喉会在咽喉部形成白色假膜,堵死气道;破伤风则因“破伤风杆菌”通过伤口侵入,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死亡率高达20%-30%。至于Hib,它是2岁以下宝宝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的重要致病菌——我接诊过的Hib脑膜炎患儿,即使抢救回来,也有近1/3留下智力低下、耳聋等后遗症。
1.2联合疫苗的“过人之处”:少打针≠效果差
传统预防这五种疾病需要接种12针(百白破4针+Hib4针+白破2针),而五联苗只需要4针(基础3针+加强1针)。很多家长担心“一针顶多针,效果会不会打折扣?”——答案是不会。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数据显示,五联苗中各单苗成分的免疫原性与单独接种时一致,抗体阳转率都在95%以上。更重要的是,减少接种次数能降低宝宝因多次扎针产生的恐惧心理,也能减少家长往返接种点的时间成本,尤其对异地务工、交通不便的家庭更友好。
二、接种前必做“功课”:这些情况得提前弄明白
2.1谁能打?年龄和健康状况有“硬杠杠”
五联苗的基础免疫建议在宝宝2月龄时开始接种(最早不早于6周龄),第1剂、第2剂、第3剂之间间隔至少28天(1个月),18-24月龄时接种1剂加强针。简单记就是“3+1”程序(3针基础+1针加强)。
但不是所有宝宝都能打。以下情况需要暂缓或禁止接种:
绝对禁忌:对疫苗中任何成分(如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抗原、Hib多糖结合物等)过敏;曾接种含相同成分疫苗后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患脑病(如癫痫持续状态、婴儿痉挛症)且未控制。
暂缓接种:宝宝正处于急性疾病期(比如发烧超过37.5℃、严重腹泻、肺炎急性期);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如哮喘发作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化疗药物、大剂量激素)的宝宝需咨询医生评估。
我遇到过最常见的误区是“宝宝湿疹没好就不能打”。其实轻度湿疹(比如脸上几个小红疹)不影响接种,但若湿疹大面积破溃、渗液,建议等皮肤愈合后再打——毕竟接种部位(通常是大腿前外侧)若有皮肤问题,可能影响局部反应观察。
2.2接种前要做的“小准备”:细节决定安全
核对信息:带好接种本,确认宝宝之前是否接种过同类疫苗(比如是否已经打过Hib或百白破)。如果宝宝之前打过部分单苗,需要医生评估是否可以继续用五联苗完成全程(比如打了1针Hib,后续能否用五联苗替代,需根据接种间隔和免疫程序调整)。
观察状态:接种前3天内,家长要留意宝宝是否有异常:比如突然不爱吃奶、嗜睡、哭闹不止,这些可能是潜在疾病的信号。曾有位妈妈没注意到宝宝接种前一天开始低烧,结果打完针后体温升到39℃,误以为是疫苗反应,其实是宝宝刚好感冒了——这种情况容易混淆不良反应和原发病。
心理安抚: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比如1岁以上),可以提前和他说“等下要打一针小针针,像被小蚂蚁咬一下,打完就能吃小饼干啦”。我见过聪明的家长用卡通贴纸和宝宝“做约定”,接种后奖励贴纸,宝宝反而没那么抗拒。
三、接种时别慌!这些操作细节家长要知道
3.1接种部位和剂量:“大腿”比“胳膊”更适合小婴儿
五联苗是肌内注射,最佳部位是宝宝大腿前外侧的股外侧肌(不是屁股!)。为什么不打胳膊?因为小婴儿的上臂三角肌发育还不完全,肌肉层薄,药液吸收可能不完全,还可能增加局部硬结的风险。我见过有家长坚持要打胳膊,结果宝宝接种后局部肿得像“小馒头”,就是因为肌肉层太浅。
剂量方面,每剂次0.5ml,不管宝宝年龄大小,都是这个量。接种前护士会摇匀疫苗(因为是“吸附”疫苗,可能有白色沉淀,摇匀后呈均匀悬液),如果发现疫苗变色、有异物或安瓿破裂,绝对不能使用。
3.2接种后留观30分钟:这不是“走形式”
我常听到家长说:“我们赶时间,打完就走,有事再回来。”但这30分钟真的救命!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