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药学专升本2025年药物分析技术实操训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
请简述使用分析天平称量固体样品(如约0.5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
若需配制1000毫升浓度为0.1摩尔/升的盐酸溶液,请列出所需试剂(规格)、大致操作步骤和所需主要玻璃仪器。假设浓盐酸的密度为1.19克/毫升,质量分数为36.5%。
三、
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为何通常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简述使用酚酞指示剂进行强碱滴定强酸(如NaOH滴定HCl)时,终点应如何判断?滴定过程中,若误加入过多滴定剂,应如何处理?
四、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样品中某物质的含量时,需要绘制标准曲线。请简述绘制标准曲线的基本步骤,包括所需试剂、操作要点以及如何判断标准曲线是否合格。
五、
某同学在执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发现测定结果偏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三种)
六、
简述在药物分析实验中,处理废液(如含酸碱的废液、有机溶剂废液)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七、
若需对含有杂质(不溶于水,且与主成分在酸碱条件下反应性不同)的固体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假设主成分为酸性),请简述可能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说明选择该方法的理论依据。
八、
请简述滴定分析中,如何判断滴定终点已到达。列举至少两种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物理指示或化学指示),并简述其原理。
九、
在进行容量分析时,为什么要求滴定管和移液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校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十、
假设你通过滴定法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平行测定三次,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4.85ml,24.82ml,24.83ml。请计算NaOH溶液的平均浓度(假设HCl浓度为0.1mol/L,滴定反应为:HCl+NaOH=NaCl+H?O)。计算结果需注明单位,并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
试卷答案
一、
称量步骤:调零天平-打开侧门,将干净称量纸放入称量盘-关闭侧门,调节砝码至接近估计质量-轻轻开侧门,用牛角匙添加样品至接近目标质量-关闭侧门,微调砝码或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记录样品质量-取出样品和称量纸,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保持天平清洁干燥;称量热样品需待其冷却;防止样品吸潮或与空气反应;读数需准确;称量完毕后清理天平。
二、
所需试剂:浓盐酸(36.5%,密度1.19g/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操作步骤:计算所需浓盐酸体积V?=(0.1mol/L×1L×36.5g/mol)/(1.19g/mL×1000mL/L)≈3.08mL。量取约3.08mL浓盐酸,沿玻璃棒缓慢加入约800mL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注意放热);待溶液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量取的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继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盖紧瓶塞,颠倒摇匀。
所需主要玻璃仪器:分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容量瓶(1000mL)、胶头滴管。
三、
选用指示剂原因: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颜色突变,便于判断终点。酚酞在pH8.2-10.0范围内变色(无色→粉红),适用于强碱滴定强酸,因化学计量点时pH接近7,酚酞指示剂变色明显。
终点判断:滴定至溶液由无色突变为微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误加过多滴定剂处理:立即用待测液(如HCl)滴定回滴,直至溶液无色,重新进行滴定。
四、
绘制步骤:精确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C?,C?,C?...)的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样品最大吸收波长下,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A?,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A-C关系图;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A=a+bc);检查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通常要求R20.9990。
操作要点:使用同一份空白溶液(含所有试剂但不含待测物)调零仪器;保证各溶液浓度和路径长度(比色皿光程)一致;读数时避免气泡和指纹干扰。
曲线合格判断:线性良好,R2值高,且吸光度读数在仪器线性范围内(通常0.1-0.8)。
五、
可能原因:①样品浓度过高,超出仪器线性范围;②溶液对光产生散射(如浑浊、有悬浮物);③比色皿不清洁或光程不一致;④仪器本身问题(如光源不稳定、单色器杂散光过高);⑤空白溶液调零不准确(含杂质吸收);⑥显色反应不完全或条件不当。
六、
基本原则:无害化、资源化、减少污染、符合法规。
常用方法:①酸碱废液:中和处理至中性或弱酸性/碱性后,再排放或统一收集;②有机溶剂废液:根据溶剂毒性分类收集,可尝试蒸馏回收,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③其他废液:如含重金属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册光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专项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物质的性质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物质推断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生理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生态学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操作专项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实验操作专项强化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有机合成专项测试(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