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房弱电系统安装技术交底要点.docxVIP

铁路站房弱电系统安装技术交底要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路站房弱电系统安装技术交底要点

每次跟着师傅蹲在高铁站房的管井里穿线,看阳光透过未完工的玻璃幕墙斜斜照进来,打在标着“通信”“监控”“消防”的线缆束上,总觉得这些细细的线绳像城市的神经——它们终将连接起售票窗口的屏、站台的广播、监控室的大屏,让整座车站“活”起来。作为在铁路弱电安装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线管”,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铁路站房弱电系统安装的技术交底要点,这些可都是从无数次返工、调试中总结出的“血泪经验”。

一、交底前的“三查三备”:把好起点关

技术交底不是照本宣科念文件,更像老匠人教徒弟“打地基”——基础不牢,后面的活再漂亮也得翻工。交底前必须做好三项核心准备,这是我们团队总结的“三查三备”原则。

1.1查图纸:从“纸面”到“现场”的精准落地

拿到图纸第一件事,不是急着量尺寸,而是“挑刺”。我常跟新来的小周说:“图纸是设计的理想,现场是施工的现实,得找出它们之间的‘裂缝’。”具体要查三方面:

系统关联性:重点核对弱电与强电的管线交叉点。比如站房大厅的灯具强电桥架和监控线缆线槽是否在标高上冲突?曾有项目因没注意到消防报警线路要避开空调风管,结果线缆被冷凝水浸泡短路,返工耽误了半个月。

设备安装条件:像摄像头的安装高度是否符合监控盲区要求?广播扬声器的位置是否避开了通风口(否则风声会盖过广播)?之前有个车站的卫生间广播总有回声,后来发现是扬声器正对着瓷砖墙面,调整角度后问题才解决。

预留孔洞:弱电井的尺寸够不够?综合布线的预埋管是否漏埋?我就碰到过某站房弱电机房的预留孔洞太小,结果800mm宽的机柜愣是塞不进去,最后砸墙扩孔,那场面太心疼。

1.2查人员:让“生手”变“熟手”的关键

弱电安装涉及布线、设备安装、调试多个工种,最怕“各干各的”。交底前必须针对不同岗位做专项培训:

布线工要重点学线缆弯曲半径(比如超五类网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线缆直径4倍)、标识规范(必须标注“起点-终点-用途”,像“A1售票窗口-监控室-视频线”);

设备安装工得掌握膨胀螺栓的拉力测试(比如86盒安装至少用M6螺栓,拉力不小于50kg)、接地要求(所有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接地电阻≤1Ω);

调试员要熟悉各系统的测试标准(比如通信系统误码率≤1×10??,广播系统声场不均匀度≤3dB)。去年带新人时,有个小伙子没记牢接地要求,结果监控画面全是雪花点,最后重新补接接地才解决。

1.3查材料:从“入库”到“使用”的全程把控

材料是安装的“粮草”,丢了“粮草”活没法干。我们的做法是“三验三记”:

验规格:每卷线缆都要核对型号(比如视频线用SYV-75-5,控制线用RVV-4×1.5)、长度(标注1000米的线缆实际要测980米以上才算合格);

验外观:设备外壳不能有划痕(特别是摄像头的镜片),线缆绝缘层不能有破损(曾买到一批线缆,表面看着没事,一穿管就破,全换了);

验性能:取样品做测试,像网线要测衰减(100米内≤24dB)、近端串扰(≥30dB),电源线要测直流电阻(2.5mm2铜线每千米≤7.41Ω)。

同时要做好记录:入库时间、检验人、存放位置(线缆必须离地20cm,避免受潮),领用时还要登记“谁领的、用在哪、剩多少”,杜绝材料混用。

二、安装中的“三精三忌”:细节决定成败

准备做足了,安装就像“绣花”,得“精”到每根线、每颗螺丝。这些年我们总结出“三精三忌”,新手按这个来,能少走90%的弯路。

2.1综合布线:精准敷设是“神经脉络”的根基

综合布线是弱电系统的“血管”,一旦出问题,所有子系统都得“缺氧”。重点要把握三个“精准”:

路径精准:线槽安装要横平竖直,水平偏差≤5mm/米,垂直偏差≤3mm/米;线缆敷设时,强电与弱电线槽间距≥300mm(交叉时用金属板隔离),避免电磁干扰(之前有个项目,广播线和动力线平行敷设,结果广播里全是电机噪音,最后加了屏蔽管才解决)。

绑扎精准:线缆要分类绑扎(视频线、控制线、信号线分开),绑扎间距≤1.5米,转弯处加软衬(防止线缆折损);预留长度要够——机柜侧预留1.5-2米(方便后期端接),设备侧预留0.5-1米(方便调试)。我带的徒弟小张刚开始总嫌预留麻烦,结果后来调试时要拔线重接,差点把线拽断。

标识精准:每根线缆两端必须贴防水标签(用油性笔写容易蹭掉,得用防刮擦的标识牌),内容包括“系统-回路-序号”(比如“监控-03回路-05线”),还要建立电子台账(Excel表格记录线缆走向、长度、测试数据)。去年某站调试时,有根线找不到终点,最后靠台账才定位到管井里的遗漏,不然得拆墙找线。

2.2设备安装:精确固定是“心脏”稳定的保障

设备是弱电系统的“大脑”,装不牢、位置偏,运行时准出幺蛾子。关键要做到三个“精确”:

位置精确:摄像头安装高度,公共区域≥2.5米(防人为破坏),站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