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慢性病防控技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应性皮炎慢性病防控技巧

作为皮肤科临床工作多年的从业人员,我接触过太多被特应性皮炎(AD)反复困扰的患者——既有因瘙痒整夜哭闹的幼儿,也有因皮肤干裂不敢穿短袖的年轻人,还有被反复发作耗尽心神的中老年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核心特征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与免疫异常,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红斑丘疹甚至渗液结痂。它不像感冒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是需要患者和家属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要控制特应性皮炎的反复发作,降低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需要从“防”和“控”两个维度入手:“防”是减少诱因、修复屏障,降低发作频率;“控”是科学治疗、规范管理,减轻发作时的症状。接下来,我将结合临床经验,从日常护理、诱因管理、治疗配合、心理支持四个层面,为大家详细拆解这套“慢性病防控组合拳”。

一、基础护理:修复皮肤屏障,筑牢“防护墙”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就像“漏风的墙”——角质层含水量低、脂质成分缺失,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更容易侵入,同时皮肤内的水分也更容易流失,形成“干燥-瘙痒-抓挠-屏障破坏-更干燥”的恶性循环。因此,修复皮肤屏障是防控的“根基工程”,需要从清洁、保湿、环境控制三个细节入手。

1.1清洁:温和适度,拒绝“过度干净”

很多患者或家属认为“皮肤痒是因为脏”,于是频繁用热水烫洗或使用强力清洁产品,结果反而加重了皮肤损伤。正确的清洁原则是:频率低、水温低、力度轻、成分温和。

频率:成人非渗出期每天洗1次即可,渗出期(有渗液、结痂)可隔天洗;婴幼儿皮肤更薄,建议隔天洗1次,避免破坏表面的天然油脂。

水温:以32-37℃为宜(接近体温),过热的水会带走更多皮肤脂质,导致干燥;过冷则可能刺激血管收缩,加重炎症。

清洁产品:选择pH值5.5-7(弱酸性至中性)的无皂基、无香精、无酒精的专用沐浴露或清洁乳,避免含月桂醇硫酸酯钠(SLS)等强去脂成分的产品。渗出期皮肤有破损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湿敷液清洁,避免直接冲洗。

手法:用手掌轻拍而非搓揉,尤其注意手肘、腘窝等褶皱部位,洗后用柔软的毛巾按压吸干水分,而非用力擦拭。

1.2保湿:“全天候覆盖”,重建锁水层

如果说清洁是“打扫战场”,保湿就是“修复城墙”。临床观察发现,坚持规范保湿的患者,发作频率可降低30%-50%。

选对保湿剂:优先选择“封闭剂+吸湿剂+润肤剂”复配的产品。封闭剂(如凡士林、矿物油)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吸湿剂(如甘油、透明质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润肤剂(如神经酰胺、胆固醇)能补充皮肤缺失的脂质。避免含酒精、香精、羊毛脂(部分人过敏)的产品。

用对时间:洗后3分钟内是保湿“黄金期”,此时皮肤表面水分未完全蒸发,涂抹保湿剂能最大程度锁住水分。日常需“按需补涂”——感觉皮肤紧绷、瘙痒时,随时涂抹;夜间可厚涂(尤其是四肢伸侧、关节部位),必要时用保鲜膜包裹10-15分钟(不超过20分钟,避免闷热),加强渗透。

用量要足:成人单次全身保湿需要30-50克(约一个鸡蛋大小),婴幼儿按体表面积计算(如躯干约10克,四肢各5克)。很多患者觉得“涂了没效果”,往往是因为用量太少,只在表面“蜻蜓点水”。

1.3环境控制:营造“低刺激微环境”

皮肤暴露在干燥、高温、多尘的环境中,会加速水分流失,诱发瘙痒。因此,家庭环境的调整同样关键:

湿度: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可用湿度计监测),冬季暖气房、夏季空调房是重点。

温度:室温控制在20-24℃,避免过热(出汗会刺激皮肤)或过冷(血管收缩加重炎症)。

织物选择:贴身衣物选纯棉或莫代尔材质(柔软、透气、低致敏),避免羊毛、化纤等粗糙材质;床单被罩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杀灭尘螨),阳光下暴晒或烘干(避免潮湿滋生霉菌)。

减少刺激源:避免使用香味浓烈的洗衣液、空气清新剂;扫地前洒水或用吸尘器(减少扬尘);宠物换毛季及时清理毛发(部分患者对动物皮屑过敏)。

二、诱因管理:揪出“导火索”,切断复发链

特应性皮炎的发作常由特定诱因触发,不同患者的诱因可能大相径庭。临床中,我常建议患者做“诱因日记”——记录每次发作前的饮食、接触物、情绪、环境变化等,逐步排查个体诱因。常见的诱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需针对性规避。

2.1外源性诱因:避开“接触刺激”

外源性诱因是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食入后引发过敏的物质,包括:

接触性刺激物:如洗涤剂(洗洁精、肥皂)、消毒剂(酒精、84消毒液)、金属(手表带、项链的镍铬合金)、化妆品(含酒精的爽肤水、刺激性面膜)。例如,一位家庭主妇患者每次洗碗后手部皮疹加重,排查后发现是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刺激所致,更换为无香精、低敏的洗涤手套并戴手套操作后,症状明显缓解。

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孢子、动物皮屑是最常见的“隐形杀手”。尘螨主要藏在床垫、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