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质量验收卷(学生卷).docVIP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质量验收卷(学生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上第三单元质量验收卷(学生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氤氲()兀立()???层luán叠嶂()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2分)

A.比另一个优越??B.优美的???C.能够承担或承受???D.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和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2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

C.前人之述备矣?四时之景不同D.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网友发布“列车上疑有人贩子”的微博,到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直至案情水落石出,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

B.进入夏季,以丹霞地貌著称的火石寨景区,漫山遍野花草丛生,红山与绿草相映成趣,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

C.入夏以后,台湾晴雨不定,多变的天气使白河水库呈现出气象万千的风貌。

D.物理老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我们懂得难懂的知识,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4.下列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是金陵人。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更有痴似相公者。D.惟长堤一痕。

5.下列诗句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关于论据的选取,下面哪一表述不恰当(??)(2分)

A.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拿来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B.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C.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D.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实事例等做事实论据。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艾青诗歌的艺术特性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忧郁”,我们叫它“艾青式的忧郁”。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

8.为了进一步了解“亭台楼阁”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初三年级语文组开展“走近古诗文里的亭台楼阁”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12分)

(1)小文发现,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涉及很多亭台楼阁,准备以此为切入口,搜集相关资料,探寻“亭”的丰富内涵。(3分)

[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亭]

战国:“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韩非子·内储说》

东汉:“亭,民所安定也。”——《说文解字》

东汉:“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

明:“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冶》

结合上述材料及下图,可以得出亭的功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语意,为以下资料横线处选择合适的句子()(2分)

亭,四面临风,轻巧玲珑。许多名山好水、园林胜迹,都离不开亭的点缀,故亭有“园林之眼”的美称。在高处筑亭,________;在山脚下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在临水处筑亭,________;在山林深处筑亭,________。“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一座空亭,就是天地间的一眼空灵、通透的泉。

【甲】取得亭与倒影相映成趣的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