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2025年下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高中一年级2025年下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一年级2025年下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就:成就)

B.刻唐贤诗赋于廊柱(廊:走廊)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委托)

D.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光:彰显)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此诚不可与论英雄②诚不知其力之所能及也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C.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D.①乃命崇侯虎诛伯邑考②乃徐图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荆轲和氏璧,图穷而匕首见

B.君子生非所宜处兮,吾不能变心而从俗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燕王拜送于庭,拜其使者于堂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倒装句式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此诚不可与论英雄

5.下列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的愤怒,也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B.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不是曹孟德写的诗吗?)

C.燕王拜送于庭,拜其使者于堂。(燕王在朝廷上恭敬地送他出去,在厅堂上恭敬地拜见他的使者。)

D.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你也应该自己谋划,向别人咨询好的方法,考察、采纳美好的言论。)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B.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体现的是宋明理学的思想。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著,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此处假设文章为《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首先向后主刘禅陈述了自己临危受命的经过,然后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蜀汉的忠诚和北伐的决心。

8.下列对文章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此处假设文章为《桃花源记》节选)

本文通过描绘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9.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比喻)

B.刻唐贤诗赋于廊柱。(对偶)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排比)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反问)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效果)

B.此诚不可与论英雄(诚:确实)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志:标记)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以:因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

(2),可以驯养有素。

(3),则无胜无败之患。

(4),则其智可及也,其智可及也。

(5),乐亦在其中矣。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可以无悔矣。

(3),则可以无悔矣。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则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阅读理解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