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文理解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陋室铭①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②,何陋之有?
①本文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②子云:扬雄的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画线句“何陋之有?”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我儿时,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无从致书以观()
(2)手自笔录()
(3)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俟其欣悦()
6.翻译下列句子。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文中“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和“先达德隆望尊……未尝稍降辞色”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8.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学习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亭亭净植()
10.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1.文中作者将菊花、牡丹和莲花分别比作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2.从莲的哪些品质中,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6题。
桃花源记(节选)
(晋)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仿佛若有光()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屋舍俨然()
(4)咸来问讯()
14.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与外界隔绝?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16.陶渊明描绘桃花源的美好景象,寄托了他怎样的社会理想?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
《论语》六则(节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解释下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册光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专项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物质的性质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化学物质推断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生理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生物生态学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操作专项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实验操作专项强化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有机合成专项测试(含答案).docx
- 初中二年级2025年下学期化学无机反应专项练习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二年级2025年下学期化学元素化合物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二年级2025年下学期英语阅读理解专项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二年级生物下册2025年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三年级2025年下学期化学实验安全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三年级2025年下学期化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一年级2025年下学期物理热力学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一年级2025年下学期英语完形填空专项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 高中三年级2025年下学期历史世界古代史专项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 高中三年级2025年下学期生物变异专题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