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2025年下学期语文古诗词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docxVIP

小学五年级2025年下学期语文古诗词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2025年下学期语文古诗词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李白《望庐山瀑布》中,“___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景象。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思乡之情。

3.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揭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元代散曲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日黄昏图景。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浊酒一杯家万里”体现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苦与征途之遥。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_》,描绘了春天清晨宁静优美的景象。

7.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

8.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海面和海岛上群山的景象。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__________》,体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得。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宜:)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遍:)

3.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显著:)

4.他胸有成竹,面对难题也从容不迫。(成竹:)

5.诸葛亮草船借箭,运用了巧妙的策略。(草船:)

三、简答题

1.《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请简要描述。

2.读了李绅的《悯农》两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诗句谈谈。

3.《题西林壁》一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了什么道理?你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4.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的理解。

5.古诗文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请写出你记得的一句,并简单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翻译题

1.将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后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现代汉语。

2.将杜牧《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默写题

1.默写孟浩然《春晓》全诗。

2.默写李绅《悯农》(其二)全诗。

---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日照香炉生紫烟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城春草木深

4.白朴;天净沙·秋思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春晓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饮酒(其五)

10.死亦为鬼雄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

1.相宜:适合,相称。

2.遍:普遍,到处。

3.显著:非常明显。

4.成竹:画竹子时心中已有的竹子形象。这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或已有完整的谋划。

5.草船:用草覆盖或装饰的船。这里指用来伪装欺骗敌人的船。

三、简答题

1.解析思路: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湖光”、“秋月”、“和”、“镜未磨”。描述时应体现出月光和水色交融的和谐景象,以及湖面平静如镜、清澈无波的静态美。可以联想到平静的湖面倒映着皎洁的月光,两者相互映衬,显得宁静而美丽。

答案要点:描绘了洞庭湖水面平静如镜,清澈无波,月光和水色相互融合,显得和谐而美丽的秋夜景色。

2.解析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揭示的中心思想——粮食来之不易。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农民辛勤劳作的理解和珍惜粮食的态度。

答案要点:感受到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得来的,非常宝贵。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

3.解析思路:分析诗句的表面意思(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因为身处在山中),引申出其蕴含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是自己或他人因为身处其中而看不清问题的本质,需要跳出当前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

答案要点:道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例子:比如在一个团队中,身处其中的人可能难以客观评价自己或队友的表现,而外部的观察者可能看得更清楚。

4.解析思路:理解诗句中“落红”(凋落的叶子)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化作春天的泥土,仍然在滋养新的生命。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生命消逝,也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贡献价值。

答案要点:理解可以是,凋落的花瓣不是没有感情,它愿意化作春天的泥土,用来滋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