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重要文言实词复习集锦.docxVIP

2025年高考语文重要文言实词复习集锦.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语文重要文言实词复习集锦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言实词的理解与掌握,则是打开这一领域大门的关键钥匙。历年来,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不仅注重数量,更强调对其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准确把握,特别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现象等。本集锦旨在梳理高考高频文言实词,结合经典例句与实用辨析,助力考生夯实基础,提升文言文阅读的精准度与效率。

一、高频核心实词精解

(一)与政事、人物相关

1.诣

“诣”本义为前往、去到。在文言文中,常指到尊长那里去,或前往某个特定地点。

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此为“到……去,拜访”。

又:“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引示狼。”(《中山狼传》)“引”在此为“拉,牵”,非“诣”,但可对比“诣”的主动性。

注意其与“谒”、“访”在语气和对象上的细微差别,“诣”更强调目的性和规范性。

2.谢

“谢”的义项丰富,需结合语境判断。

常见有“道歉、认错”:“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辞别、告别”:“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推辞、拒绝”:“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凋谢、衰亡”:“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

区分“谢罪”与“辞谢”是关键。

3.举

“举”有“举起、抬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推荐、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发动、兴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全、都”:“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

“成功”:“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举”的“全”义,常与“咸”、“皆”、“尽”等词互文或替换。

4.属

读zhǔ时,有“连接、连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嘱托、托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读shǔ时,“隶属、归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属文”即“写文章”,“属”有“缀辑、撰写”义。

(二)与行为、情态相关

5.易

“易”最基本的意义是“交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申为“改变、变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轻视、看不起”:“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韩非子》)

“容易”:“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平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训俭示康》)此“易”为“容易”,非“平坦”,但“地势平坦”亦可称“易”。

6.顾

“顾”的核心意义围绕“看”,但方向和内涵多样。

“回头看、看”:“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拜访、探望”:“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关心、照顾”:“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顾虑、考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只是、不过”(表转折):“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顾”作副词表转折,是其虚词义,需重点掌握。

7.负

“负”本义为“背、用背驮东西”:“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引申为“担负、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此“负”为使动用法,“使……承担”。

“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背弃、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负”的使动用法和“辜负”义是高频考点。

8.除

“除”有“台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此为本义。

“清除、去掉”:“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任命、授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后一义项“授官”与现代汉语“除去”义差别较大,极易混淆,需特别注意。

(三)与器物、动作相关

9.易

(前文已述“易”,此处可略过或选择其他未提及的实词,如“被”)

“被”读bèi时,多为“被子”或表被动。

“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读pī时,通“披”,“穿、披戴”:“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被”的被动用法

文档评论(0)

刘建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