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归纳.docx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归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PAGE2

单选题

1、1911年春,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党林觉民回国,于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随后毅然投入广州的黄花岗起义。这说明当时知识分子

A.照搬日本经验救亡图存B.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C.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D.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保障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留学日本的学生归国后参加起义,体现了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故选B项;“照搬”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时间不准确,排除C项;黄花岗起义时武昌起义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2、日俄战争结束后,《立宪纪闻》撰文称“及甲辰日俄战起,识者咸为之说曰,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就连驻法公使孙宝琦、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官僚也纷纷上书朝廷,奏请立宪,清政府最终决定变法。这表明,晚清政府

A.意图变革封建专制统治B.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形势影响

C.适应民主共和历史潮流D.利用帝国主义矛盾开展变法

答案:B

解析:

日俄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包括驻外公使、地方督抚在内的知识分子,强烈呼吁变革政体、实行立宪,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表明晚清政府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B项正确;晚清预备立宪意在维护而非变革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晚清政府并未因为日俄战争和官民请愿立宪而实行民主共和,排除C项;日俄战争爆发时,清政府已经沦为了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其改革是为了讨好列强,并非利用帝国主义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3、一位用英文署名的女青年致信《新青年》的诸位编者说:“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享国家平等的幸福。”这表明当时

A.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B.批判礼教成为社会共识

C.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D.新潮女性反抗传统习俗

答案:A

解析:

根据“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享国家平等的幸福。”可得出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宣扬女权主义,推动女性的解放,A项正确;“共识”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男女平等,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不是新潮女性,排除D项。故选A项。

小提示:

4、纪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封建时期以帝王纪念为主体。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广黄帝纪年,为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中国纪年的演变

A.体现了近代科学精神的发展

B.反映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C.反映中国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映射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封建时期以帝王纪念为主体。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广黄帝纪年,为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可知,新派提倡孔子纪年,其目的是减少变法的阻力;革命党人先后以黄帝纪年、民国纪年,?这是因为辛亥革命目的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从而映射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纪年的变化,未涉及近代科学精神的发展,排除A项;康有为提倡孔子纪年是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B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早期维新派就提倡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小提示:

5、下图为晚清时期的一幅漫画《禁口不谈天下事》,温度计上标有“立宪”字样。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促进预备立宪运动B.预备立宪运动受到各阶层赞同

C.作者旨在揭露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D.清政府对预备立宪持支持态度

答案:C

解析:

温度计上标有立宪,温度高的原因是政府在底下煽风点火,因此漫画命名为《禁口不谈天下事》,意在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资产阶级革命与预备立宪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反映出各阶层对于预备立宪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清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6、近代某年某月上海《民立报》登载一篇题为“北伐声中之筹款”的文章,写道:“袁世凯违背公法,图翻和议,民国军人更激动公愤,北伐万难再缓”,材料所谈论的事件

A.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B.有利于推动政治革命进程

C.由南京国民政府主导D.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袁世凯”“图翻和议”可知,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南北方议和之时,这一事件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推动政治革命进程,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排除A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排除C项;辛亥革命时期,中共尚未诞生,排除D项。故选B项。

文档评论(0)

199****07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