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VIP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翠幄(wò)笑靥(yàn)少不更事(gēng)

B.忖度(cǔn)宫绦(tāo)歆享(xīn)敛声屏气(bǐng)

C.懵懂(měng)朱拓(tuò)谬种(miù)放诞无礼(dàn)

D.俨然(yǎn)形骸(hái)炮烙(pào)沸反盈天(fèi)

答案:B

解析:A项“靥”读yè;C项“拓”读tà;D项“炮”读p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烟霭不肖子孙兴高采烈

B.嘻闹渣滓走投无路放浪形骸

C.缪种草窠难以捉摸伶牙利齿

D.蹙缩鬼秘五彩斑斓别出心裁

答案:A

解析:B项“嘻闹”应为“嬉闹”;C项“缪种”应为“谬种”,“伶牙利齿”应为“伶牙俐齿”;D项“鬼秘”应为“诡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李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

解析:A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此处使用不当;C项“电光石火”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此处望文生义;D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不能用于几家,使用对象错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洲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C.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D.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A项主客颠倒,应是“被命名为‘金丝牦牛’”;B项语序不当,应是“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C项“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几个概念相交差,不能并列。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C.海明威,美国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D.《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答案:B

解析:鲁迅字豫才错误,鲁迅字豫才。

6.下列对《劝学》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连用比喻,意在论证“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一观点统领全文。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荀子用“蓝”比喻学习前的人,用“青”比喻学习后的人,形象地说明学习能使人进步。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D.文章结尾通过蚯蚓与螃蟹的对比,强调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答案:B

解析:“蓝”比喻学习前的事物,“青”比喻学习后的事物。

7.下列对《师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然后从师的作用、从师的标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C.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D.文章结尾,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现象的批判。

答案:A

解析:从师的标准在第二段阐述。

8.下列对《琵琶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以“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为全诗奠定了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

B.“大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