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血(yǔn)

D.庠序(xiáng)洿池(kuā)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烟霭不肖子孙兴高采烈

B.嘻闹消融雕梁画栋撒于四境

C.厮打草窠蘖根祸胎璀璨夺目

D.宵柝瀚墨放诞无礼沸反盈天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性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从最低工资金额上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地球一小时”活动是全球各国环保组织为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号召,通过广泛宣传及多样化的低碳娱乐形式,动员众人参与的环保活动。

答案:D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从多个角度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

B.《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C.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蜀道难》是乐府旧题,李白在诗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之情。

答案:D

6.下列对《劝学》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B.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答案:B

7.下列对《师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然后从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从师的必要性(“孰能无惑”)、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B.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一是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二是用“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进行对比,三是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进行对比。

C.作者在第三段中以孔子从师的事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并强调了从师不论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答案:D

8.下列对《琵琶行》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通过描写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