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一建市政工程考点精讲案例题题库及答案
【案例题1】
背景资料
A市拟对老城区一条双向四车道主干路进行海绵化改造,道路全长3.2km,红线宽40m,设计车速50km/h。现状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12年,板块出现连续断板、错台、唧泥;非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纵裂、龟裂严重;人行道为普通混凝土方砖,局部沉陷、松动。
设计文件要求:
1.机动车道“白改黑”后结构为:4cmSMA-13+6cmAC-20+18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级配碎石,路基顶面回弹模量≥60MPa。
2.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沥青,结构为:4cmPAC-13+8cmPAC-20+15cm透水水泥混凝土+15cm级配碎石,透水系数≥1200mL/15s。
3.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板+透水基层,要求整体透水系数≥1500mL/15s,并设置30cm×30cm纵向盲沟,每20m设一道横向DN100HDPE穿孔管与市政雨水井衔接。
4.道路两侧各新建1.5m×1.8m钢筋混凝土箱涵作为综合管廊,埋深2.5m,基坑采用SMW工法桩支护,桩径850mm,间距600mm,H型钢700×300×13×24,水泥掺量22%,28d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
5.地下管线复杂,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纵横交错,施工期间需保证燃气压力≥0.2MPa、电力电缆正常运行。
6.合同工期270d,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争创省优。
问题
1.计算机动车道“白改黑”加铺后的路面弯沉值控制指标(BZZ-100标准车,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Ne=1.2×10?次,可靠度系数1.64,温度修正系数1.08,湿度修正系数1.05)。
2.写出非机动车道透水沥青混合料PAC-20的配合比设计关键步骤,并列出三项现场快速检测透水系数的方法。
3.根据背景,列出人行道盲沟与横向穿孔管连接节点大样图应标注的五个尺寸及标高。
4.SMW工法桩施工时,如何控制“冷缝”质量?请给出具体技术参数与检验方法。
5.编制一条地下燃气管道(DN200,PE100SDR11,运行压力0.3MPa)悬吊保护专项方案,要求计算最大允许跨度,并给出悬吊节点详图。
6.箱涵主体结构C35P8混凝土,施工段长20m,一次浇筑,采用土工布+养护剂保湿养护,试计算养护期内所需养护水量(气温25℃,风速2m/s,相对湿度60%,养护7d,每方混凝土失水率按0.3kg/m2·h控制)。
7.项目采用BIM+GIS进行地下管线碰撞检查,发现雨水支管(DN800,管内底标高2.15m)与管廊底板(底标高2.50m)冲突,给出三种可行调整方案并比选。
8.结合海绵城市指标,计算该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改造前综合径流系数0.75,改造后0.48,设计降雨量22mm,汇水面积12.8hm2)。
9.写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后,采用“聚合物注浆+玻纤格栅”综合处治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检验项目。
10.工期压缩至210d,项目部拟采用“夜间白天两班倒”模式,给出噪声控制措施及居民投诉应急预案。
答案与解析
1.弯沉值计算
设计弯沉值Ld=600×Ne^-0.2×可靠度系数×温度修正×湿度修正
=600×(1.2×10?)^-0.2×1.64×1.08×1.05
=600×0.036×1.64×1.08×1.05=42.3(0.01mm)
现场验收弯沉值Ls≤42.3×0.8=33.8(0.01mm)。
2.PAC-20配合比设计
①目标空隙率18%,采用间断级配,关键筛孔4.75mm通过率30%,2.36mm通过率18%,0.075mm≤2%。
②油石比4.2%,采用高黏改性沥青+1.5%玄武岩纤维。
③马歇尔稳定度≥6kN,流值2~4mm,透水系数≥1200mL/15s。
现场快速检测:
a.现场双环渗水仪,内环直径25cm,恒水头15cm,计时30s;
b.便携式透水系数仪(PTI),直径10cm,自动读数;
c.核子密度仪测空隙率反算透水系数。
3.盲沟与穿孔管连接节点大样标注
①盲沟底标高:比人行道结构层底低5cm;
②穿孔管中心标高:与盲沟底平齐;
③穿孔管外包砾石层厚度:10cm;
④穿孔管与雨水井接口管内底标高:比井底高30cm;
⑤盲沟宽度30cm,穿孔管DN100,坡度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