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追根溯源:指南针的技术演进之路演讲人
01.02.03.04.05.目录追根溯源:指南针的技术演进之路时势所趋:宋元指南针应用的社会背景多维渗透:宋元指南针的具体应用场景影响深远:指南针应用的文明意义教学启示:让历史“活”在课堂
2025初中中国历史宋元指南针应用课件
作为一名深耕中学历史教学十余年的教师,我始终认为,讲解科技史不能只停留在“发明时间”“发明者”的简单罗列,而要让学生触摸到技术与时代的深层互动。今天,我们将以“宋元指南针应用”为切口,沿着历史的脉络,从技术演进到社会需求,从具体应用到世界影响,共同揭开这一“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小磁针”背后的故事。
01追根溯源:指南针的技术演进之路
追根溯源:指南针的技术演进之路要理解宋元时期指南针的广泛应用,首先需要厘清其技术发展的“前史”。我曾在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展厅驻足良久,凝视着那枚用天然磁石打磨成的司南——勺底光滑如镜,底盘青铜刻着八卦方位,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磁性指向工具,也是指南针的“雏形”。
1.1先秦至隋唐:从“司南”到“磁针”的技术积累
战国司南:《韩非子有度》中“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记载,印证了司南在战国时期已用于确定方向。但受限于天然磁石的加工难度(硬度高、易失磁),司南的指向精度较低,且需光滑青铜底盘配合,实际应用场景有限。
汉代“指南车”:虽名含“指南”,但本质是机械装置(利用齿轮传动保持木人手臂指向),与磁性无关,却反映了古人对“定向”的迫切需求。
追根溯源:指南针的技术演进之路唐代“水浮磁针”萌芽:《管氏地理指蒙》中提到“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这是人工磁化技术的最早记录。尽管唐代文献未明确记载磁针的实际应用,但“磨针成磁”的方法为宋代突破奠定了基础。
2宋代:指南针技术的“跨越式突破”进入宋代,随着冶金、制瓷等手工业的进步,指南针技术迎来关键转折。我在整理《武经总要》《梦溪笔谈》等史料时发现,宋代工匠至少掌握了三种成熟的磁针制作与使用方法:
水浮法:将磁针横贯灯芯草,浮于盛水容器中(《梦溪笔谈》载“水浮多荡摇”)。虽稳定性一般,但操作简便,适合航海等颠簸环境。
缕悬法:以单股蚕丝系磁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沈括评价“最善”,因无摩擦干扰)。此法精度高,多用于天文观测或精密测量。
指南鱼与指南龟:《武经总要》记载的“指南鱼”,将薄铁片剪成鱼形,经高温加热后沿南北方向冷却(利用地磁场磁化),再浮于水面;而《事林广记》中的“指南龟”则将磁针装入木龟腹内,以竹钉支撑龟身,实现自由旋转。这两种装置虽为民间简化版,却体现了技术普及的趋势。
2宋代:指南针技术的“跨越式突破”到北宋晚期,“罗盘”(将磁针与方位盘结合)开始出现。1985年江西临川出土的南宋“张仙人俑”(现藏江西省博物馆),道士手持的“旱罗盘”模型,清晰可见24方位刻度与磁针的组合——这标志着指南针从“单一工具”升级为“系统仪器”。
02时势所趋:宋元指南针应用的社会背景
时势所趋:宋元指南针应用的社会背景技术的突破若没有社会需求的推动,终会停留在“奇技淫巧”层面。宋元时期,究竟是哪些力量将指南针从“实验室”推向“主战场”?让我们从经济、科技、政策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1经济驱动力:海外贸易的“井喷式”发展我在讲解“宋代经济”时,常以《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商船引入,但更让学生惊叹的是泉州港的繁荣。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仅泉州一地的市舶收入就达200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20。这种繁荣背后,是两条“生命线”的支撑:
陆上丝绸之路受阻:辽、西夏、金相继崛起,阻断了汉唐以来的陆上商路,迫使宋朝转向海洋。
海上贸易需求升级:瓷器、茶叶、丝绸等“高价值低重量”商品成为出口主力,而进口的香料、珠宝、药材多来自东南亚、印度甚至阿拉伯地区。航程从“沿岸航行”(仅需观察地标)变为“远洋跨洋”(需全天候定位),传统“观星望日”的导航法在阴雨天完全失效——指南针的“刚需”由此产生。
2科技支撑力:天文、数学与航海知识的积累指南针的应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宋元“科技集群突破”的一环:
天文历法:宋代编制了《统天历》,精确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仅差26秒),为“牵星术”(通过测量星辰高度确定纬度)提供了数据基础。
数学发展:沈括的“隙积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提升了航海中距离、方位的计算精度。
海图与地志:《岭外代答》《诸蕃志》等著作详细记录了南海、印度洋的航线、港口与水文,指南针与“文字导航”结合,形成了早期的“航海系统”。
3政策推动力:政府对海洋的“主动拥抱”3241与明清“海禁”不同,宋元政府对海外贸易持明确鼓励态度:技术推广:南宋朝廷曾拨款给泉州船场,要求“凡出洋海船,必配水浮针盘”,将指南针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省教练员、裁判员国培考试题库.docx VIP
-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docx VIP
- (高清版)DB44∕T 2427-2023 《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pdf VIP
- 劳务分包合同协议范本.docx VIP
- 高三化学 二轮示范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 VIP
- 煤炭工业露天矿机电设备修理设施设计规范.docx VIP
- 七年级数学上册5.1.1 从算式到方程.pptx VIP
- 第三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五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docx VIP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过程分析系统与分析小屋技术规定.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