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心肺复苏案例题库及答案.docxVIP

2025年心肺复苏案例题库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心肺复苏案例题库及答案

一、案例1:社区广场成人突发意识丧失

场景描述:2025年7月15日上午9时,62岁男性在社区广场晨练时突然倒地,目击者立即呼叫,患者无应答,胸廓无起伏,颈动脉未触及搏动(环境安全,无外伤)。

问题1:作为现场第一施救者,应按照什么顺序完成初始评估与急救操作?

答案:

1.确认环境安全(快速扫视周围,无坠落物、漏电等风险);

2.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唤:“先生!先生!你怎么了?”(判断反应);

3.观察胸廓是否有规律性起伏(时间5-10秒),同时用示指、中指触摸甲状软骨旁开2-3cm的颈动脉(成人)或肱动脉(儿童/婴儿)判断脉搏(时间≤10秒);

4.确认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后,立即呼救(“这里有人晕倒!请帮忙拨打120并取AED!”);

5.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地面,施救者跪于患者右侧,两掌根重叠置于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伸直与胸壁垂直,以100-120次/分的频率按压,深度5-6cm(成人),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6.30次按压后开放气道(仰头提颏法,无颈椎外伤时),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7.持续循环“30:2”按压-通气(未使用AED时),直至AED到达或专业救援人员接手。

问题2:若现场AED到达,操作中需注意哪些关键点?

答案:

1.开启AED后按语音提示操作,确保患者胸部干燥(若有汗水或水渍需擦干);

2.移除患者胸部的药物贴片(如硝酸甘油贴片),避免影响电极片导电;

3.粘贴电极片:成人贴于右上胸(锁骨下)和左下胸(心尖部),儿童(1-8岁)可使用儿童电极片(若无可使用成人电极片并避开胸部中心);

4.AED分析心律时,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大家不要碰他!”);

5.若提示“需要除颤”,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除颤键;

6.除颤后立即继续CPR,从胸外按压开始,5个循环(约2分钟)后AED再次分析心律。

二、案例2:3岁幼儿家中误吸后心跳骤停

场景描述:2025年3月8日,3岁男孩在进食花生米时突然哭闹,随后意识丧失,家长发现其口唇发绀,无呼吸,触摸肱动脉无搏动(无外伤,环境安全)。

问题1:针对儿童心跳骤停,胸外按压的手法与成人有何不同?

答案:

儿童(1-8岁)胸外按压手法根据施救者人数调整:单人心肺复苏时,用单手掌根按压(若儿童体型较大,也可双手掌根重叠);双人心肺复苏时,可采用双手掌根重叠法。按压位置为胸骨下半部(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5cm),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单人)或15:2(双人)。

问题2:误吸导致的心跳骤停,开放气道前是否需要先清除口腔异物?

答案:

需分情况处理:若患者为意识丧失前发生完全性气道梗阻(如本例中进食后突然发绀、无呼吸),应先尝试5次拍背(婴儿)或5次腹部冲击(1岁以上儿童)解除梗阻;但本例中患者已意识丧失且无脉搏,需优先开始CPR,在开放气道时若可见口腔内异物(如花生米),可用手指清除(避免盲目掏挖,防止异物推入更深)。

问题3:若人工呼吸时发现胸廓无法抬起,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案:

可能原因:气道未完全开放(如仰头角度不足)、异物阻塞气道、吹气力度不足。处理方法:重新调整头位(确保仰头提颏充分),检查口腔是否有可见异物并清除,再次尝试吹气;若仍无法抬起,继续胸外按压(因胸外按压产生的血流可能优先保证重要器官,持续按压比无效通气更关键)。

三、案例3:6个月婴儿床上无反应

场景描述:2025年9月20日,6个月女婴被母亲发现仰卧于婴儿床,呼之不应,面色苍白,无自主呼吸,触摸肱动脉无搏动(环境安全,无外伤)。

问题1:婴儿(≤1岁)胸外按压的手法与按压深度如何掌握?

答案:

婴儿胸外按压采用双指法(施救者一手固定婴儿头部,示指、中指并拢置于胸骨下半部,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或双手环绕法(双手拇指重叠置于胸骨下半部,其余手指环绕婴儿胸廓)。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4cm),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单人)或15:2(双人)。

问题2:婴儿人工呼吸与成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婴儿人工呼吸需用嘴完全覆盖其口鼻(成人仅覆盖口部),每次吹气量更小(以胸廓轻微抬起为度,约5-10ml/kg),避免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胃胀气、膈肌上抬影响循环)。

问题3:若婴儿有自主呼吸但反应迟钝,应如何处理?

答案:

将婴儿置于侧卧位(复苏体位),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正常婴儿呼吸频率30-40次/分)、肤色及反应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