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心肺复苏(CPR)的“黄金时间”,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心跳骤停后3分钟内
B.心跳骤停后4-6分钟内
C.心跳骤停后10分钟内
D.心跳骤停后15分钟内
2.成人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A.胸骨上1/3与中1/3交界处
B.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
C.胸骨下1/3与剑突交界处
D.心尖搏动处
3.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核心原理是:
A.通过挤压腹部增加胸腔内压,排出气道异物
B.通过拍背震动使异物松动
C.通过人工呼吸直接吹入氧气
D.通过按压胸部促进血液循环
4.对1岁以上儿童实施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应为:
A.2-3厘米
B.3-4厘米
C.4-5厘米
D.5-6厘米
5.判断成人意识丧失的正确方法是:
A.用力摇晃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
B.轻拍患者面颊并呼喊“喂!你怎么了?”
C.直接触摸颈动脉判断有无搏动
D.观察患者是否有眨眼反应
6.对孕妇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按压部位应调整为:
A.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
B.脐上两横指处
C.剑突与脐连线中点
D.肋骨下缘与脐之间
7.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适用于:
A.所有年龄的单人施救者
B.成人及儿童单人施救者(婴儿除外)
C.仅适用于成人
D.仅适用于儿童
8.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A.完全性气道梗阻(无法说话、咳嗽)
B.部分性气道梗阻(能有效咳嗽)
C.意识清醒的低血糖患者
D.鼻出血
9.对婴儿(1岁以下)实施胸外按压时,正确的手法是:
A.单掌根按压
B.双手指(中指、无名指)按压
C.双手掌根重叠按压
D.拳头按压
10.心肺复苏过程中,判断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循环的依据是:
A.瞳孔由散大变为缩小
B.出现自主呼吸或肢体活动
C.触及颈动脉搏动且收缩压≥60mmHg
D.面色由苍白转为红润
11.对肥胖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A.用力按压腹部脂肪层
B.改为胸部冲击法(双手置于胸骨下半段)
C.增加按压次数至5次以上
D.先拍背5次再按压
12.心肺复苏中,除颤的最佳时机是:
A.心跳骤停后立即除颤
B.完成5个循环CPR后除颤
C.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除颤
D.确认患者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
13.对意识清醒的成人气道完全梗阻者,施救者应:
A.立即从背后环抱患者,实施腹部冲击
B.让患者自行咳嗽排出异物
C.拍打患者背部5次
D.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4.婴儿发生气道梗阻时,若意识丧失,施救步骤应为:
A.立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B.拍背5次→胸部冲击5次→检查口腔→重复
C.直接进行人工呼吸
D.先呼救再实施急救
15.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为:
A.60-80次/分钟
B.80-100次/分钟
C.100-120次/分钟
D.120-140次/分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至少2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属于心跳骤停典型表现的是:
A.意识突然丧失
B.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C.呼吸停止或濒死样喘息
D.瞳孔散大
2.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禁忌情况包括:
A.患者意识清醒但能有效咳嗽
B.孕妇妊娠晚期(子宫底超过脐部)
C.1岁以下婴儿(需采用拍背+胸部冲击法)
D.患者因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窒息
3.心肺复苏终止的指征包括:
A.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有脉搏、呼吸)
B.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替
C.施救者因体力不支无法继续
D.患者出现尸斑或尸僵(确认死亡)
4.对婴儿实施CPR时,正确的操作包括:
A.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半段(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B.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4厘米)
C.人工呼吸时需捏住婴儿鼻子,口对口鼻吹气
D.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单人施救)
5.关于气道梗阻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完全性梗阻患者无法说话、咳嗽,手抓喉部(窒息手势)
B.部分性梗阻患者能咳嗽,但咳嗽微弱、声音嘶哑
C.婴儿气道梗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