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9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咸阳城东楼
文学常识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唐代诗人。
写作背景
诗人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此时大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城楼观赏风景,写下此诗。
品:诗文对照翻译及赏析
教材原文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tīng洲①。
参考译文
登上咸阳城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水中的小洲。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首联扣题,写景抒情。诗人宦游长安,远离家乡,登临咸阳城楼,思乡之情便涌上心头。
炼字:“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的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之广大。一个“愁”字,奠定全诗苍凉伤感的基调,以“愁”开篇,后面交代“愁”的缘由,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教材原文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参考译文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夕阳已经沉落到楼阁后面,山雨欲来,满楼风声飒飒。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描绘了山雨来临前的征兆,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形象化的勾画,传达出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哲理:“山雨欲来风满楼”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教材原文
鸟下绿芜②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参考译文
秦苑汉宫,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丛生的杂草,秋蝉在黄叶间鸣叫。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写晚眺近景,描绘了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教材原文
行人③莫问当年事④,故国东来渭水流。
参考译文
我不问秦、汉灭亡的往事,这次来到咸阳,只见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理解赏析
写作手法:融情于景,渭水依旧东流的景象,饱含着诗人感古伤今的悲凉。
炼字:“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思考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诗人对国家衰败、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饱含感古伤今的悲凉。
重点注释
①汀洲:水中的小洲。②芜:丛生的杂草。③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④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作品主旨
本诗写诗人登上咸阳城楼,见眼前之景,回忆起发生在此地的历史故事,抒发了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情感。
理解探究
1.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作手法)
答:颈联写近景,虚实结合,强调过去的秦苑汉宫,如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2.“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诗句赏析)
答:这句诗运用了双关手法,寓意深远,对骤雨欲来、狂风四起的自然景象作了形象的摹写,动感分明;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暗含紧张气氛的形象化勾画。后人常用这句诗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本诗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都围绕着“愁”字来写,请分析两首诗词表达的“愁”有何不同。(主旨与情感把握)
答:本诗的“愁”:思乡之愁、唐王朝的颓废之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愁”是忧国伤时之愁,又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无题
品:诗文对照翻译及赏析
教材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参考译文
见面很难,离别时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是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首联写爱情的艰难和诗人的心境。
炼字:“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连用两个“难”字,从古语“别日何易会日难”中翻出新意,突出强调了“别亦难”。
写作手法:寓情于景。首联借景物反映诗人的感情状态,以春风不再、百花凋零象征爱情的艰难。
教材原文
春蚕到死丝①方尽,蜡炬成灰泪②始干。
参考译文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烧成灰烬时,蜡泪才能流干。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颔联接着写“别亦难”。
修辞: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诗人自比春蚕和蜡烛,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蜡炬“流泪”,到死方休,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两句诗后来常用来比喻人们对事业无限忠诚
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情感:既有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教材原文
晓镜但愁云鬓改③,夜吟应觉月光寒。
参考译文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青春年华消逝,长夜吟诗,应该会感到冷月侵人。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炼字:“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想象,体现了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之切。
教材原文
蓬山④此去无多路,青鸟⑤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语文新教材(统编版必修下册)课件 08 中国建筑的特征(共20张).pptx
- 高一语文新教材(统编版必修下册)课件 09 说“木叶”(共21张).pptx
- 高一语文新教材(统编版必修下册)课件 11.2 与妻书(共29张).pptx
- 高一语文新教材(统编版必修下册)课件 12 祝福(共49张).pptx
- 高一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 7.1《短歌行》课件(共55张).pptx
- 高一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 9.3《声声慢》课件(共61张).pptx
-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 Unit 4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重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重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doc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