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第0章-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中国建筑史

绪论一、我国历史发展历程和地理特征概况二、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基本概况三、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一、我国历史发展历程和地理特征概况中国是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组成、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建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造体系,并获得了辉煌的技术艺术成就。由于地域广阔,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创造了各种风格的建筑。我国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国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史前—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东周(春秋战国)(前BC770-前221)秦汉(前221-220)三国两晋南北朝(221-581)隋唐(581-907)五代—北宋、辽、南宋、金(907-1271)元—明—清(1271-1911)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基本概况1、延续性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基本概况2、多元性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基本概况3、多民族文化融合、影响的互动过程三、学习中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建筑与民族文化及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责任:建筑是民族文化之一,反映着当时当地的民族风俗、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是历史的镜子,时代的结晶体;更应懂得,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规划师与建筑师的责任是发展并创造本民族的建筑文化,以丰富世界文化;维护并保存好古典建筑遗存与遗物。这就要求建筑师与规划师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与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延续性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创造性地对待传统培养创作思维的方法,改善建筑观TADAOANDO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类型、设计思想和方法中国古代木构技术推荐书目《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营造法式注释》《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刘致平《华夏意匠》李允禾《中国建筑美学》候幼彬《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巧妙而科学的木质框架结构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类型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干阑式穿斗式: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井干式:汉代以前多用,

商墓中用,如今很少。干阑式2、结构构件斗栱榫卯世博会中国馆燕尾榫3.木构建筑平面和立面中国建筑的间: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中国古典建筑立面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4.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庑殿(五脊、四阿)顶向平面展开的建筑组群布局1、建筑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2.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千姿百态的建筑装饰与自然环境和谐五、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1.取材方便,加工容易;2.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3.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4.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5.抗震性能好;6.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推荐阅读:1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陈薇2从文化的交流机制看中国建筑的演变常青抬梁式:春秋时完成井干式平面各部名称一般建筑(如民居等)一栋房屋有三间,即:所谓“一明两暗”的明间、次间。而王室和寺观等建筑,则可扩大至五间、七间、九间甚至十一间。七间大殿增加“又次间”、“又梢间”,而成为九间、十一间殿宇。(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一段北宋都料匠喻皓《木经》中的文字:“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上分中分下分重檐庑殿顶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细石器文化中原文化史前—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东周(春秋战国)(前BC770-前221)秦汉(前221-220)三国两晋南北朝(221-581)隋唐(581-907)五代(907-960)北宋、辽、南宋、金(960-1271)元—明—清(1271-1911)“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文档评论(0)

翰林大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