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教学工作总结会校长发言:正视经验与不足共推教学高质量发展.docx

期中教学工作总结会校长发言:正视经验与不足共推教学高质量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教学工作总结会校长发言:正视经验与不足共推教学高质量发展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期中教学工作总结会。刚才教务处已用详实的数据,全面通报了本次期中考试的整体情况。数据是最直观的见证,它既镌刻着我们半学期来的辛勤付出与丰硕收获,也清晰指明了教学工作中仍需完善的短板与不足。?

半个学期的时光,不长不短却意义厚重。回望这两个月,我真切看到了各位老师扎根讲台的坚守、深耕教学的热忱,更感受到大家对教育事业那份纯粹而坚定的执着。这份付出,值得我们共同肯定与致敬。?

但成绩之外,一些潜藏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今天,我想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大家坦诚交流,正视不足、凝聚共识。

一、我们做对了什么——这些经验要坚守?

(一)课堂改革持续深化,脚步从未停歇?

教育理念在更新,学生需求在变化,我们的课堂必须与时俱进。这学期,我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老师主动转变教学思路,真正把讲台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

学校组织的观摩课、教学研讨会,参与热度与研讨深度均有显著提升,老师们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智慧、迭代方法。部分教师率先迈出课改步伐,教学方式的革新直接转化为学生成绩的明显提升,这正是课堂改革最有力的佐证。?

(二)日常管理深耕细作,筑牢质量根基?

教学质量从不是考前突击的“急功近利”,而是日常点滴的“厚积薄发”。本学期,教务处在日常巡查、推门听课、常规检查等基础性工作上持续发力,这些看似琐碎的环节,实则是保障教学有序开展的“压舱石”。?

语文王老师坚持每日提前到班布置学习任务,一以贯之的坚守让学生的语文基础愈发扎实;高三化学备课组的午间限时训练,题量精炼却字字珠玑,精心筛选的习题让训练效果事半功倍。这足以说明:真正有效的管理,无需轰轰烈烈,只需脚踏实地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

(三)集体备课提质增效,凝聚团队合力?

“独行快,众行远”。本学期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质量显著提升,老师们打破“各自为战”的壁垒,聚在一起深研教材、分析学情、分享妙招,教研组长也切实扛起了学科引领的责任。

有位老师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备课时她会通读所有复习资料,反复筛选后挑出最典型、最关键的题目让学生精练,这种“先当学生再当老师”的严谨态度,正是集体备课应有的初心,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焕发新生力量?

年轻教师是学校未来的希望。令我欣慰的是,我们的青年教师不满足于“站稳讲台”,更追求“站好讲台”,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虚心求教、跟班听课。?

有位年轻教师坚持常态听课、勤问善思,而指导老师也倾囊相授、悉心点拨。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这位年轻教师的教学成绩跻身全校前二十(位列第十二),这样的进步令人振奋,而这份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的态度,更值得大力倡导。?

(五)严慈相济显初心,规范教学见成效?

教育既要有关怀的温度,更要有坚守的尺度。有位英语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严格要求时不打折扣,落实标准时不搞变通,始终以“抓落实、看效果”为核心。本次考试成绩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对学生负责的“严”,终会被学生理解、被家长认可。?

从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态度严谨:教案备写中A+、A等级占比超六成;作业批改大多符合要求,部分教师的批改次数远超标准。数据与成绩的关联十分明确:备课认真、批改细致的教师,教学质量往往更优;反之,敷衍了事的教学,很难收获理想效果。?

二、我们还差在哪里——这些问题要正视?

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更需直面。有些话或许不够顺耳,但作为校长,我有责任把问题说透、把症结点准,只为共同改进。?

(一)部分教师责任意识有所欠缺?

教师是良心职业,责任心是立身之本。但少数教师存在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上课迟到、无教案进课堂、随意调课甚至旷课。期中考试后,仍有此类现象发生——这不仅是违反纪律,更是对学生、对家长、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如果教师自身都不重视教学,又怎能指望学生认真对待学习??

(二)教学方法僵化滞后,“教”与“学”严重脱节?

部分教师的课堂仍停留在“填鸭式”灌输:老师念教案、划重点,学生记笔记、背答案,课堂上没有互动、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我在推门听课中发现,有位教师整节课未主动提问任何学生,未组织一次小组讨论,甚至很少抬头关注学生状态——这样的课堂,即便教案写得再详尽,学生能吸收多少??

更突出的问题是,部分教师只追求“教完”,不关心“学会”。明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已发生变化,却仍固守老方法。比如某班级数学平均分比年级均值低12分,试卷分析显示基础题失分率最高,追问后才知,教师上课偏重难题、偏题,却忽视了学生最需要巩固的基础知识。这种“脱离学情教知识”的做法,方向偏了,再多付出也难有回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笑饮尘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优秀教师,从教20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理辅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