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鉴赏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请结合你对“晴”字的理解,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茅舍宽三尺,茅茨疏四邻。
稚子散学还,群鸡鸣角巾。
(元好问《村居》)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乡村景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请分析这首词上阕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其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请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的。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请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的。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请结合这句诗,谈谈你对“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请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对母爱的赞颂之情的。
试卷答案
一、解析思路:这首诗运用了“晴”字的谐音双关。“无晴”谐音“无情”,表面意思是说天气好像没有晴,其实暗示了词人心中对爱情的怀疑和不确定。“有晴”谐音“有情”,暗指词人心中还是有爱意,还是盼望对方回来。通过这种双关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复杂情感:既有希望,又有疑虑,既有所期待,又有所失落。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二、解析思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景象。“茅舍宽三尺,茅茨疏四邻”交代了居住环境的简陋和与邻里的疏远,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清贫和自给自足。“稚子散学还,群鸡鸣角巾”则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景象:儿童放学归来,鸡群在巷子里鸣叫。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以及一种原始的、未被城市文明打扰的状态。
三、解析思路:这首词上阕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了边塞独特的风光。“塞下秋来风景异”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独特的自然景象。“衡阳雁去无留意”用南归的大雁对边塞秋景的漠视,反衬出边塞的荒凉和与中原的巨大差异。“四面边声连角起”描绘了边塞独特的声音,号角声与各种边塞特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肃杀的氛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则描绘了边塞壮阔而苍凉的景象:群山环抱之中,夕阳西下,烽烟袅袅,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紧闭城门。这些描写共同构成了边塞风光的壮阔、苍凉和肃杀,也暗示了边塞战争的紧张气氛。
四、解析思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目的,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陌生和牵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通过询问友人故乡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委婉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强和思念,诗人通过询问梅花,既表达了对故乡景物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五、解析思路: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竹林中的活动和环境,表现了他隐逸生活的情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竹林中独自一人,或弹琴或长啸,表现了他悠闲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隐逸生活的环境,深林之中,没有人打扰,只有明月相伴,表现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隐逸生活的情趣。
六、解析思路: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中的景象和诗人的自身遭遇,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国家破败,但山河依旧;城市虽然春天来临,草木茂盛,却充满了荒凉和死寂。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痛心,也蕴含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悲愤:面对国家破碎、流离失所的现实,诗人感到无比悲痛,连花鸟都仿佛有情,为他流泪、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点明了战乱的持续和诗人与家人分离的痛苦,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通过描写诗人因忧愁而白发增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数学.docx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语文.docx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数学.docx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五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docx
- 2025届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上学期音乐专项训练试题.docx
-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八年级下学期音乐期末试题汇编.docx
-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初二上学期单元练习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初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x
-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初二上学期英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