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防腐涂料施工技术规范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墨烯防腐涂料施工技术规范指南

作为在防腐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匠头”,我常跟团队说:“好涂料是底子,好施工才是面子。”石墨烯防腐涂料虽以“超级防腐”著称,但若是施工不规范,再贵的材料也白搭——去年我就见过某码头项目,用了进口石墨烯涂料,结果半年不到涂层就鼓包脱落,一查才发现是基材处理时偷懒没喷砂。这事儿让我更确信:技术规范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经验。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石墨烯防腐涂料施工的“里子”。

一、施工前准备:把好“入场关”,细节定成败

1.1基材处理:防腐的“地基工程”

基材处理是所有防腐施工的“头号工程”,石墨烯涂料也不例外。我常跟新人说:“基材没收拾利索,涂十层涂料都是浮在表面的!”具体分三步:

首先是表面清理。金属基材(如钢构、管道)要先除油除锈——油污可以用溶剂擦拭(比如二甲苯,但要注意通风),锈迹和氧化皮就得动真格的了。最有效的是机械处理,像喷砂或抛丸:喷砂用石英砂或钢砂,通过高压空气喷射,能把表面的旧涂层、氧化皮“啃”得干干净净;抛丸则用高速旋转的叶轮抛射钢丸,效率更高,适合大面积作业。要是条件有限,手工打磨只能作为“补救措施”,但必须用电动钢丝刷或砂纸(至少36目以上),把浮锈磨到露出金属本色,绝对不能留“花脸”。

其次是控制表面粗糙度。石墨烯涂料的纳米级片层结构需要“抓”住基材表面的微观凹凸才能牢固附着,所以粗糙度得控制在30-75μm之间。太光滑(低于30μm),涂料“没地方下爪”,容易脱落;太粗糙(超过75μm),涂料填不满凹坑,会形成“空穴”,反而成为腐蚀隐患。检查粗糙度可以用粗糙度仪,或者用对比样块——这东西我总揣在工具包里,像看老玉的纹路似的,对着光一比对就有数。

最后是清洁度保护。处理完的基材必须在4小时内涂底漆(湿度大时缩短到2小时),否则空气中的水汽、灰尘会重新附着,形成“二次污染”。我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某桥梁项目处理完基材后赶上雷阵雨,工人没及时遮盖,等放晴再施工,表面已经轻微返锈,结果整段重新喷砂,多花了十多万。所以,处理好的基材一定要用防尘布覆盖,若有浮灰,涂漆前得用高压空气吹净(注意别用带油的压缩空气!)。

1.2材料与工具检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材料进场时,我习惯先“三查”:查包装(有没有破损、渗漏)、查标识(型号是否和设计一致,批次号是否清晰)、查报告(必须有出厂检测报告,重点看固含量、黏度、耐盐雾时间)。石墨烯涂料对配比要求高,双组份的要严格按说明书比例混合,比如A组份(树脂+石墨烯)和B组份(固化剂)的比例可能是5:1,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交联反应——我试过一次手抖多倒了半杯固化剂,结果涂层硬得像石头,没俩月就脆裂了。

工具方面,喷涂设备首选无气喷涂机(压力调至15-20MPa),因为石墨烯片层在高压下能更均匀地定向排列,形成致密屏障;刷涂或辊涂适合边角、狭窄区域,但刷子得用硬毛的(比如猪鬃刷),软毛刷会“裹”住石墨烯片,导致分布不均。不管用哪种工具,施工前都要彻底清洗——我有个徒弟图省事,用刷过普通环氧漆的刷子刷石墨烯涂料,结果涂层里全是杂质,返工了半天才解决。

1.3环境条件控制:“看天施工”不是迷信

石墨烯涂料的成膜受环境影响极大,我总结了“三不涂”原则:温度低于5℃不涂(固化反应太慢,容易软黏)、相对湿度高于85%不涂(水分会阻碍交联,涂层易起泡)、基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3℃不涂(结露会让涂层“浮”在水上)。记得有回赶工期,工人趁早上湿度高时抢涂,结果涂层里全是小气泡,像马蜂窝似的,最后只能铲掉重涂。

另外,通风也很关键——石墨烯涂料里的溶剂(如丁醇、二甲苯)需要挥发,密闭空间要开排风扇,避免溶剂残留导致涂层发黏;但风力太大(超过5级)也不行,会把未干的涂层吹得“起毛”,甚至带入灰尘。

二、施工过程控制:步步有章法,细节藏功夫

2.1底涂施工:打好“第一枪”

底涂是整个涂层体系的“黏合剂”,直接决定后续涂层的附着力。调配好的底漆要“现配现用”,双组份涂料的活化期一般是2-4小时(具体看说明书),超过时间就会凝胶,勉强用的话附着力会打对折。喷涂时,喷枪与基材保持30-50cm距离,走枪速度要均匀(约0.5m/s),重叠区域控制在1/3-1/2,避免漏涂或过厚。刷涂的话,要“十字交叉”涂刷——先横刷一遍,再竖刷一遍,确保每个角落都覆盖到。

底涂的干膜厚度一般控制在50-80μm(用湿膜卡实时监测),太薄了隔绝不了腐蚀介质,太厚了容易开裂。涂完后要等表干(通常2-4小时),用指背轻触不粘手才算过,这时候才能进行中涂。

2.2中涂与面涂:“叠罗汉”要稳当

中涂的主要作用是“填坑”和“增厚”,石墨烯涂料的中涂可以适当增加膜厚(80-120μm),但必须等底涂完全实干(24小时以上)。这时候要注意层间处理——如果底涂表面太光滑(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