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广东卷)及答案.docxVIP

2025年全国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广东卷)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全国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广东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存在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观象台,并出土了彩绘龙纹陶盘。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

A.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

B.氏族社会的解体趋势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状况

D.夏商时期文字系统的雏形

2.汉初,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措施。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缓和阶级矛盾

3.北宋时期,科举考试中“糊名、誊录”制度逐渐完善,“糊名”指密封考生姓名,“誊录”指另人重新抄写试卷。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提高考试公平性

B.增加考试难度

C.培养实用人才

D.强化中央集权

4.“市井之间,人烟辐辏,铺席参差,酒楼歌馆,直到四更。”这幅描述反映了

A.唐代商业的繁荣

B.宋代城市的活力

C.明清时期市镇的兴盛

D.近代工商业的兴起

5.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标志是

A.土地兼并加剧

B.手工业发展迅速

C.商帮势力壮大

D.海外贸易繁荣

6.“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盛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农业生产显著提高

B.手工业技术不断创新

C.文化专制日益加强

D.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7.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其根本目的是

A.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

B.维护英国鸦片贸易利益

C.打开中国市场

D.拓展英国海外殖民地

8.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企业,其性质是

A.民营企业

B.外资企业

C.官办军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

9.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公车上书”,请求光绪帝变法维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

A.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0.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

C.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其重要意义在于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建立了黄埔军校

C.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D.开展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12.1938年,正面战场武汉会战失败,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迅速,其根本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

B.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失误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天下之事,皆决于上”;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焚书坑儒”。

材料二:“汉承秦制”,但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中朝”(内朝)以制“外朝”,重用身边的侍从、宦官、外戚,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一切问题,只有放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去考察才能得到解答。”马克思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材料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通常以1860年的《南京条约》为标志……但是,从更深远的意义来看

文档评论(0)

185****843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