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式。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场阅兵是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左右。其中,阅兵式环节,受阅部队将在长安街列阵,光荣接受检阅。分列式环节,则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次阅兵,将编设45个方(梯)队。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地面和空中装备都是体系编成、混合编组,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也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充分彰显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

这场盛大的庆典,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并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勠力同心,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并且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最终歼灭日军150多万人,谱写了美丽篇章。“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我们愿同全中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以史为鉴,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hóng】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歼______(2)【hóng】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依次B.美丽篇章C.以史为鉴D.秩序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中的“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分别是副词、动词和名词。

B.“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动宾短语,“战略重器”“命运共同体”是偏正短语。

C.“这场阅兵是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的主语是“阅兵”,谓语是“纪念活动”,宾语是“部分”。

D.“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这一句使用引号,引导读者聚焦于核心信息——即对和平的捍卫,有助于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严肃性。

4.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左右。(语义重复,去掉“约”或“左右”)

B.这场盛大的庆典,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目的。(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目的”)

C.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并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缺少主语,应添加主语“中华儿女”)

D.我们愿同全中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并列不当,应删去“全中国以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针对这一现象班级组织了以“和而不同”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呼吁大家和睦共处。接下来,请你阅读并完善下面演讲稿中的内容。

学习了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我很受启发。我认为“和而不同”是实现和睦共处的良方。在人际交往中,“和而不同”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地相处,要尊重彼此不同的观点和个性,不随便附和。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产生矛盾时,我们要以包容之心,尊重彼此差异,既要坚守自我立场,又要相互欣赏,在矛盾中寻求彼此的尊重与精神共鸣。

5.为使“和而不同是实现和睦共处的良方”这一观点更具说服力,你想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引用历史故事进行论证,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部分内容,多次上书表达异议,二人由此产生矛盾,但二人能放下政见上的分歧,在文学领域相互欣赏。后来苏轼拜访隐居的王安石,二人抛开恩怨,畅聊诗文与人生。

B.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边界划分一事产生争执。张英得知后,修书一封,劝家人豁达谦让。张家率先让出三尺地,吴家深受触动,也主动退让三尺。

C.魏征作为宰相,经常直言进谏,多次批评太宗的决策,在治国方略上与太宗存在分歧。但太宗不仅没有排斥魏征,反而虚怀纳谏,将他视为“人镜”,认为这些不同意见有助于匡正过失。二人虽在具体政见上不同,却彼此尊重,共同推动了“贞观之治”的繁荣。

D.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二人在哲学思想上存在根本分歧,他们曾在鹅湖寺展开公开辩论,激烈交锋,但辩论后并未结怨,反而相互欣赏,保持书信往来和交流。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