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VIP

《红烛》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红烛》同步练习

一、文学类阅读一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弦诵幸未绝

——诗歌折射的西联大岁月

张曼菱

西联大初到云时,文、理、法学院设在蒙自C

正是湖荷花盛开时,陈寅恪与吴宓一起散步。陈说:“像北平。”吴说:“像西湖」

陈寅恪写诗作二首,以比一首为最著名。

《湖即景》

(一九三八年六月作于蒙自)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

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

诗中用了“渡”这个典故。自古北方是中华民族文化重心。历史上,凡“渡”,

就意味着丢弃北方的山河,很难再回去。

由于这首史家之诗.“渡”与“北归”成为诠释学人们迁徙轨迹的两个时段标记。

这首诗也使得蒙自边城的湖进入了史家的眼光中。

文科的教授们都住在湖畔的歌胪士法式洋行里。有时年轻的教员们归来大声喧喈,

独居的陈寅恪就会用手杖敲击楼板,于是人们肃然。这位半盲的学者,他的遭遇与心境,

已经成为国恨家仇的象征。他是西联大的“灵魂级”的人物。

“无名安市隐有业利群生”,这副对联,任继愈先生对我讲过,是吴宓题赠蒙自街

头一位卖粥人的。任先生说:“也没有装裱,是一张白纸贴在墙上,去吃粥的人们都

能看到。”它显示了西南联大学人与当地人的友善关系,学者对民间文化的同情与尊重。

蒙自有一个周家大院,主人时常请教授们吃饭。内中的女眷楼也变成女生宿舍。吴

宓命名为“听风楼”,说在那里可以听到女生的京腔,是一种安慰。可见吴宓比陈寅恪

心态更加平和,与外界的联系也多。

郑敏,哲学系女生.与穆旦同为“九叶诗人”。她的父兄们都擅长吟诗,吟的是那

种清淡平和的士大夫的用品。但她那一代青年学子意识到,诗歌不再是休闲小品,诗歌

也要承载鲜血、历史和一些迎事曲布中:

终于像种子,

在成熟时,

必须脱离母体,

我们被轻较弹入四周的泥土。

当每一个嫩芽,在黑暗中挣扎着生长,

你是那唯一射在

我们记忆里的太阳。

那年在未名湖畔采访政治学家赵宝煦。他说,自己年轻时最值得回忆的日子,是在

美丽的昆明度过的,感觉一切都很自然,没有矫揉造作。老百姓非常淳朴,没有都市的

浮华。他吟诵的是自然主义的诗:

树特别绿,水特别蓝。

林荫道上

文档评论(0)

zhuifengshaon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