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二单元习题 课件.pptxVIP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二单元习题 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二单元测试;1.“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在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等方面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

A.美洲的烟草和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

B.欧洲的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C.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过海到中国

D.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2.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C.古代各文明的小国寡民状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E.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

3.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5.中国古代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以下关于不同时期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隋唐时期已形成两种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C.宋辽夏金时期稻麦复种制在北方已相当普及

D.明至清前期玉米和甘薯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6.唐朝,丝纺和麻纺在安州都较普及。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年),“以货殖见称”的安州富商彭志筠上表政府“请以家绢布二万段助军,诏受其绢万匹,持授奉议郎,仍布告天下”。这反映出当时()A.丝织品成为大众的衣料 B.抑商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C.安州丝织技术??为先进 D.私营纺织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

7.马克思指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英国向印度倾销工业品②英国掠夺印度的原料③英国摧毁了印度传统的手工业④英国垄断贸易获取利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各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闭塞、孤立、结构简单的经济单位,被交通大动脉以及无数个“毛细血管连成高等的经济生命体。依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推动世界市场的成熟 B.欧洲经济步入资本输出的时代C.欧美国家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 D.18世纪的英国己步入铁路时代

9.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

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 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10.“农奴每周出劳役3—4天,春耕和秋收的农忙时节,劳役天数还要增加……农民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还必须担当着无尽的额外劳役,诸如修筑城堡、寺院、桥梁道路,或为领主维修仓库、筑房、运输粮食等。”材料描述的是A.农业家庭式劳作 B.手工业作坊式劳作C.农业庄园式劳作 D.手工工场集中生产

11.在美洲,小麦是欧洲移民的主食,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1776年,《美国农业》记载:“我们在原先种烟草的土地上继续种小麦等谷物,再适当施肥,便可获得丰收。”当地农民谈道:“小麦收割后,被大量卖到里沃德岛、新西兰等地。”这说明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改变了美洲居民的饮食习惯 B.打通了欧亚间的新商路

C.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12.下表为2001-2011年中国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和增长率。据此可推知();13.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