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T型引流管护理.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T型引流管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护理操作要点

03

日常观察重点

04

并发症预防处理

05

健康宣教内容

06

护理质量管控

01

护理基础概述

01

护理基础概述

PART

课程设计理念

沉浸式语言环境

通过全英文授课、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帮助学员在自然语境中习得英语,强化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年龄分层教学

针对3-6岁、7-12岁、13-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如幼儿阶段侧重趣味启蒙,青少年阶段融入学术英语训练。

跨学科融合

结合科学、艺术、体育等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用英语完成实验报告或戏剧表演,提升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口语强化训练

针对初高中生开设学术写作、文献阅读及批判性思维课程,衔接国际学校或留学需求,涵盖SAT/TOEFL基础题型解析。

学术英语预备

文化探索活动

围绕英美节日、历史事件等主题开展研讨会,辅以电影赏析和手工制作,深化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和演讲工作坊,纠正发音并培养逻辑表达能力,课程包含高频生活场景模拟(如机场值机、餐厅点餐)。

核心课程模块

02

护理操作要点

PART

管路固定与防脱措施

双重固定技术

采用医用胶布与弹力绷带双重固定引流管,胶布粘贴于皮肤处需避开关节活动区域,弹力绷带缠绕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防止压迫性损伤。

标识与记录

在管路近端粘贴醒目标识,标注置管深度及日期,每日交接班时核查管路外露长度,异常移位超过2cm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体位管理

患儿卧床时引流袋悬挂于床旁低于引流部位30cm处,翻身或移动时需专人托扶管路,避免牵拉导致滑脱。

引流袋更换标准化流程

更换前洗手戴无菌手套,备齐新引流袋、碘伏棉球、无菌纱布及医用垃圾袋,检查新引流袋包装完整性及有效期。

无菌操作准备

先夹闭近端引流管,断开旧引流袋时快速用碘伏消毒接口,连接新引流袋后松开夹闭钳,观察引流液流动是否顺畅。

分段夹闭技术

记录24小时引流量、颜色及性状,若出现血性、浑浊或絮状物需留取标本送检,并同步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引流液评估

01

02

03

通畅性维护方法

并发症预警

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如出现腹痛、腹胀或发热,需排查管路折叠、血块堵塞或胆漏可能,及时进行超声检查确认管路位置。

引流管体位调整

根据引流液流速调整患儿体位,若引流不畅可协助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低压负压吸引。

脉冲式冲管技术

使用5ml无菌生理盐水以推-停-推手法冲洗管路,冲管前后需严格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或胆汁逆流。

03

日常观察重点

PART

胆汁性状监测指标

颜色与透明度

正常胆汁呈金黄色或深绿色且清亮,若出现浑浊、血性或灰白色提示感染、出血或胆道梗阻,需立即上报。

黏稠度与沉淀物

腐败性臭味可能提示厌氧菌感染,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使用。

异常黏稠或含颗粒状沉淀物可能为胆盐结晶或结石残留,需结合超声检查进一步评估胆道通畅性。

气味变化

引流液量记录规范

24小时总量计算

精确记录每小时引流量并汇总,成人每日正常范围500-1000ml,儿童按体重比例调整,持续超量可能提示胆总管下端梗阻。

01

单位时间流速监测

使用校准容器测量,流速突然降低需排查导管折叠、血块堵塞或位置移位,流速骤增需警惕胆肠吻合口瘘。

02

出入量平衡分析

对比引流液量与经口摄入量,异常差异需评估脱水或第三间隙液体积聚风险,调整补液方案。

03

皮肤接口处评估标准

周围皮肤炎症分级

0级无异常,1级轻度红肿(范围<2cm),2级伴渗出或脓性分泌物,3级合并蜂窝织炎或全身感染症状。

导管固定稳定性

采用四点固定法检查缝线是否松动,透明敷料应完整无气泡,避免导管牵拉导致局部皮肤撕裂伤。

渗液性质鉴别

浆液性渗液需加强换药,血性渗液提示活动性出血,胆汁性渗液可能为导管脱出早期征象,需紧急处理。

04

并发症预防处理

PART

观察引流液性状变化

确保引流管固定妥当,避免患儿体位变动或外力压迫导致管道折叠,必要时使用支架或保护套分散压力。

避免管道受压扭曲

药物预防沉积

对于高黏度引流液(如胆汁或脓液),可遵医嘱使用肝素钠溶液冲洗管道,防止纤维蛋白或结晶沉积。

定期检查引流液颜色、黏稠度及流速,若出现浑浊、沉淀或流速骤减,提示可能堵管,需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

堵管风险识别与应对

逆行感染防控措施

更换引流袋或冲洗管道时需戴无菌手套,使用碘伏消毒接口处,确保连接部位密闭无渗漏。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每日记录患儿体温、引流液气味及周围皮肤红肿情况,若出现发热或脓性引流液,需立即送检培养并升级抗生素治疗。

监测感染早期征象

根据病情评估尽早拔管,长期留置时需定期更换整套引流装置,降低细菌定植风险。

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

01

02

03

意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