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8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文人总爱借山抒怀,请辑录两个含有“山”字的古诗文句子(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①▲②▲

学校举办以“自然之声”为主题的诗歌节,你参与其中。

2.【精彩开场】根据语境,完善开幕式上的主持词。(6分)

一枝一叶总关情。当微风轻拂书页,属于我们的诗歌节即将开幕!在这里,你可以朗诵名家诗篇,尽显音韵流转;你可以参与诗集编写,书写独家记忆。徜徉于现代诗中,▲能领lüè自然风物的多样之美,▲能洞chá四季更替的深刻哲思。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拂(▲)转(▲)lüè(▲)chá(▲)

(2)请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A.不仅……而且……B.因为……所以……

C.虽然……但是……D.如果……那么……

3.【为你读诗】你想朗诵艾青的现代诗《树》,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从重音、停连的角度,对画横线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5分)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4.【我来创作】大家以“水”为主题创作现代诗。请从以下图片中选择最能触发你情感的一幅,写一首小诗。(四到六行,至少有两句押韵,题目自拟,5分)

图1露水图2汽水图3江水

5.【编写诗集】同学们打算将优秀小诗编辑成册,制作属于我们的诗集。(6分)

(1)为了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活动流程,请完善诗集制作流程。(2分)

(2)同学们认为诗集封面不仅要符合活动主题,还要体现青春的气息。请你设计封面图案,用文字说明图案内容与设计意图。(4分)

二(39分)

(一)古诗文阅读(11分)

【甲】

凌虚台记

[宋]苏轼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①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②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危③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④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⑤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⑥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释]①陈公:人名,陈希亮。②累(léi)累:多而重叠。③危:高。④从事:宋代以前的官名,这里指下属。⑤蒙翳(yì):掩盖,遮蔽。⑥相寻:互相循环,周而复始。寻,同“循”。

【乙】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选自《苏轼集》,岳麓书社,2019年版,选文有删减)

6.给甲文画直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

B.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

C.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

D.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

7.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5分)

(1)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危而止。(3分)

(2)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2分)

8.苏轼之作颇多理趣。请结合甲文、乙诗,说说两者体现的哲理是否相同。(4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2分)

旱灾

田汉

时间一九三四年夏。

地点江南某农村。

人物沈太公——农夫。有德——其子。德嫂——有德妻子。小春——有德儿子。俞思源——当地小学教师。

[钟声,锣鼓声,远远送来。]

德嫂啊呀。会①快要来了。这趟真下点雨才好。

沈太公这是龙王爷第三次出会了。再不下雨只好望着田里的水稻和棉花、豆子都活活干死。

[有德挑了一担谷子回来停在门外。]

沈太公咦,怎么又挑回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