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基础过关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海专用.docxVIP

2025-202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基础过关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海专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秋季高二期中考试模拟卷

语文基础过关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一空1分)(1)生于毫末(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礼记(3)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2.(1)(2分)D(2)(3分)C

二、阅读(50分)

3.(2分)“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看似问了两个问题,其实问的是同一个内容,

即人讲道德的原因。

4.(2分)C

5.(2分)A

6.(4分)以人类并非天生完美,会受利益、人情等影响的一般事实证明了人类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

讲道德的。据此推论,人类如果讲道德,那一定是经过权衡、反思之后选择的结果。从而证明,道德是奠

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7.(3分)运用比拟和通感的手法,变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出声音在“我”

心头久久萦绕,对“我”触动很大,也与句中“苍老”一词相一致。

8.(3分)用干脆有力的“扯、抓、跨”等动词(1分),生动地写出老妇人动作麻利(1分)和毫不犹豫(1

分),也充分表现出她的热心善良(1分)。

9.(4分)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是“大雪天”,“雪来得很猛”“雪片像海鸥翅膀”“四下皆白”等描写,

营造出寒冷、迷茫、恶劣的氛围。雪的“凛冽”“密集”烘托主人公内心的“恼恨”“烦躁”与“怒

气”雪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层层推进地展现了主人公从“执念报复”到“放下怨恨”的心理历程。

10.(1分)律

11.(5分)本诗刻画了一位爱民恤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形象。诗歌开篇描绘乡亲送别的盛况,

表现乡亲的热情与不舍,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任期间,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接着分别用了典

故和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谦自惭,以及官民相惜之情;同时以直白犀利的语言指出了中唐时

期百姓遭受在“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暗含着对统治阶层盘剥民众的谴责,表达了对底层

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最后表达自己虽为官吏,只能预防天灾,而对人祸无力的无奈与感慨。

12.(2分)(1)丰收(2)先前

13.(3分)答案示例: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1/4

14.(5分)答案示例:黄公从朝廷内被提拔,所担任的岗位都是高贵显要的,他最终掌握权力两次掌

管重要行省,可以称得上得志(被赏识)而且显贵了。评分说明:“内擢”“清要”“卒”“节钺”

“遇”“显”

15.(4分)答案示例:第②段,黄秉中抑制米价、发放库金、劝富分灾、禁民聚索,制定恰当的救灾

政策,稳定民心(2分);在紧急情况下任用污点官员,完成救灾任务。(2分)

16.(3分)B

17.(3分)使后代的君子了解今日官舍的简陋、战火之后社会的凋敝、百姓生活的困苦,从而为政时

能轻用民力、爱护百姓,以求不愧君子之德。

18.(4分)作者先借竹,表明“立身虚受,砥砺名行,夷险一致”是君子的品质;然后借柳、菊,表

明君子应有洁身自好的“靖节之风”;最后借园蔬,表明安于耕种也符合君子的品性。三者由主到次,

竹是核心,柳菊、园蔬依次相辅,构思巧妙,既如实地写出了十君子堂周围景物,也有层次地揭示了

“君子”的丰富内涵。

三、写作(40分)

19.(40分)

【范文】

安之而后为之(一类上)

自古即有“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的两种生命态度。自身的局限性不可避免,

而生命亦非框定之圈,识之,亦可突破局限,跳出有限之圈。

人非生而全能,没有人是完美地创造。与人比,天赋有别,他人之长我之短,我之力难敌他人。与物比,

人的有限感官与认知在苍茫天地之间何其渺小,有限生命不能穷尽万理也使我们常常兴感伤怀。但正如泰

戈尔所言:“当你因错过日落而哭泣时,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诚然,人之局限使我们难以触及能力

之外的事物,但正像科技的创造延展了人类的感官范围一样,我们面对局限并非全然无能为力。

局限有可突破与不可突破之分,也因突破局限之可与不可,使得生命创造多姿多彩。人类的形体、感触由

自然赋予,难以更改,人无法凭空改造自己的肉体,无法靠自身在背后长出羽翅,同鸟一般飞翔。而正因

有了这样的局限,人认知到了所不能及,并开始自己的创造突破肉体局限。飞机、脑机接口等科技,奥运

会等突破人体局限的记录,都在向所谓的天神展现着人类的不屈,展现人类突破自身局限的奋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矣)。”庄子在千年前已识生命有限与知识无限

的矛盾,有涯随无涯之殆体现了生命有限性无法突破之悲。追求真理的脚步未曾停歇,识得自身的局限性

从不在于使自己囿于局限性的虚无,而是认知局限后走出局限,以无涯随无涯。自身具备局限性,更显局

限之外的世界之辽阔。因局限性重审生命之姿,夸父逐日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追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