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优秀志愿者支援服务先进个人事迹
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记XX社区优秀志愿者李明同志先进事迹
在XX市XX区XX社区,有这样一位志愿者:他不是社区工作者,却比社区工作人员更熟悉辖区的大街小巷;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8年的坚持,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用点滴温暖汇聚成光。他就是XX社区“暖心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明,截至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3200小时,组织活动280余场,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先后获评“XX市优秀志愿者”“XX区道德模范”等荣誉。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温度,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居民心中“最靠谱的身边人”。
一、急难险冲在前:用“逆行”身影筑牢社区防线
“有危险,李哥肯定第一个上!”这是社区居民对李明的普遍评价。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总是把“安全”留给别人,把“风险”扛在自己肩上,用“逆行”身影守护着一方平安。
2022年春天,XX市突发疫情,XX社区被划为封控区。凌晨5点,还在睡梦中的李明被手机铃声惊醒——社区主任急切地求助:“李哥,核酸检测点缺人手,居民多、任务重,你能来吗?”他没丝毫犹豫:“马上到!”简单洗漱后,他抓起一个面包就冲出家门。当时小区已实施封闭管理,他翻越围栏步行2公里赶到社区,换上防护服就投入战斗。
连续14天,他每天工作超16小时。从凌晨5点到中午12点,他是“扫码员”,耐心为老人操作手机核酸预登记;下午1点到5点,他是“配送员”,背着30斤重的消毒液,爬楼给12栋楼180户居民逐户消杀;晚上6点到9点,他是“跑腿员”,帮隔离居民买药、买菜、倒垃圾,最多的一天跑了32趟,磨破了3双鞋。封控区里有位独居老人王奶奶患有高血压,降压药吃完了,老人急得直哭。李明得知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辗转3家药店买来药品,又上门教老人如何视频联系子女。王奶奶拉着他的手哽咽道:“小李啊,你比我亲闺女还亲!”
那年夏天,XX市遭遇特大暴雨,社区地下车库积水严重,部分居民楼一楼被淹。李明第一时间组织“暖心志愿服务队”成立“防汛突击队”,他自己带头跳齐腰深的水里,用沙袋堵住地下车库入口。凌晨3点,他发现3号楼地下室有位老人被困,水位已快到胸口,他立即找来橡皮艇,冒着墙体坍塌的风险,将老人安全转移至社区临时安置点。那晚,他整整48小时没合眼,直到所有居民都妥善安置,才靠在墙角打了个盹。事后有人问他:“你不怕吗?”他笑着说:“我是队长,我不上谁上?”
二、扎根社区暖民心:用“绣花功夫”破解民生难题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李明常说,志愿服务不是“走过场”,要像“绣花”一样,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做实做细。8年来,他走遍了社区的812户家庭,记满了5本“民情日记”,里面详细记录着谁家孩子放学没人接、谁家老人需要理发、谁家水管漏水了……这些“小问题”,在他眼里都是“大民生”。
社区里独居老人多,李明发起“银龄关爱”项目,每周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78岁的张奶奶子女在外地,行动不便,李明坚持每周三下午去她家,帮她打扫卫生、买菜做饭,还教她用智能手机和子女视频。有一次张奶奶感冒发烧,李明连夜带她去医院,跑前跑后办理手续,直到老人挂上点滴才离开。如今,张奶奶的手机里存满了李明的照片,逢人就夸:“小李比亲儿子还贴心!”
针对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无人管的问题,李明在社区活动中心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辅导作业、开展兴趣活动。他自掏腰包买了200多本图书和一批体育用品,还联系周边书法老师免费教孩子写字。如今,“四点半课堂”已服务孩子300余人次,解决了200多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居民王女士说:“以前每天下班接孩子都急得团团转,现在有了‘四点半课堂’,我加班也安心了。”
社区里有位残疾人小陈,因行动不便,找工作屡屡碰壁。李明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和他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还联系了辖区多家企业,最终帮他找到一份在家做手工的工作。为了方便小陈出行,李明协调社区为他安装了扶手,还买了辆轮椅,定期带他出去晒太阳。小陈感动地说:“李哥不仅帮我解决了生活困难,更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三、创新服务聚合力:用“星星之火”点亮志愿之光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李明深知,要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创新服务模式,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队伍。他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打造“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便民平台,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2021年,他牵头成立XX社区“暖心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120余人,分为助老、助残、助学、环保等6个小分队,建立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居民评单”的服务机制。居民通过微信群“下单”,志愿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