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②,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开头两段(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
徽派建筑是安徽文化的重要标识,粉墙黛瓦、马头墙错落有致,砖雕、木雕、石雕巧夺天工。它不仅是居所,更是承载着江淮儿女智慧的文化载体。走进古村落,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能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湛,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今,这些古建群落依然焕发着生机,成为传承文化、连接古今的桥梁。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错落有致()精湛()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2分)
(3)“巧夺天工”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3分)
(4)改写画线句:保持原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缘溪行()(2)屋舍俨然()
(3)便要还家()(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中的人“怡然自乐”的原因是什么?(4分)
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塑造桃花源这一意象的用意(5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故乡的老槐树
①在故乡的村口,矗立着一棵老槐树,据说已有百年树龄。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护着村庄的日出日落,见证着世代村民的悲欢离合。
②老槐树的树干粗壮挺拔,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皮沟壑纵横,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那一道道裂纹,仿佛是时光留下的密码。树枝向四周伸展,撑起一片浓密的绿荫,夏天的时候,这里便是村民们纳凉闲谈的好去处。孩子们喜欢在树下追逐嬉戏,老人们则摇着蒲扇,讲着过去的故事。
③我小时候,最爱在老槐树下玩耍。春天,槐花盛开,洁白的花瓣像雪一样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我们这些孩子会爬上树,摘下一串串槐花,要么直接塞进嘴里嚼着,要么带回家让母亲做成槐花饼。那香甜的味道,至今想来仍让人回味无穷。
④老槐树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村民们的精神寄托。每逢村里有大事,大家都会聚集在槐树下商议。谁家有了困难,邻里们也会在这里互相帮扶。记得有一年夏天,村里遭遇暴雨,许多人家的房屋受损。村干部就是在老槐树下召集大家,分配救灾物资,组织村民自救。那一刻,老槐树仿佛成了凝聚人心的灯塔。
⑤后来,我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再到工作,很少有机会回去。但每次打电话给母亲,她总会提到老槐树:“你走之后,老槐树又开了好几次花,今年的花期特别长”“前两天村里修路,大家都舍不得动老槐树,特意绕了个弯”。母亲的话语中,满是对老槐树的珍视。
⑥去年春节,我回到故乡。刚到村口,就远远望见了那棵老槐树。它依然挺拔,只是树干上又多了几道新的裂纹,树枝上的绿叶却依旧繁茂。村民们告诉我,这些年村里发展旅游业,老槐树成了标志性景观,许多游客都会来这里拍照留念。看着树下欢笑的人们,我忽然明白,老槐树早已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它是故乡的象征,是乡愁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⑦离开故乡的那天,我特意来到老槐树下,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落在地上,像一幅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