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当我们随手拧紧滴水的龙头,当我们把吃剩的饭菜打包带走,当我们将旧物改造为实用小工具——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文明刻度下的生动注脚。勤俭节约,从来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而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智慧,是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每个人对生活、对未来最朴素的敬畏。今天,我们向每一位公民发出倡议: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社会风尚,一种时代精神。

一、正视现实:勤俭节约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

我们正身处一个物质日益丰裕的时代,但资源的“有限”与需求的“无限”始终是一对尖锐矛盾。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9%,却要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石油、天然气等关键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40%,能源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更令人痛心的是,“浪费”现象依然随处可见: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量高达3500万吨,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城市生活领域,每年浪费的电力资源可满足数千万人全年的用电需求;快递包装、塑料垃圾等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正以“隐形方式”透支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

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趋紧的背景下,勤俭节约已不再是个人“小节”,而是关乎国家发展、人类未来的“大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从“光盘行动”的全面推行,到《反食品浪费法》的实施;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到“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正是将勤俭节约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自觉。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不仅是“抠门”,更是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守护,对地球家园的担当。

二、立足生活:让勤俭节约融入日常的“每一个细节”

勤俭节约不是“高大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具体行动。它藏在厨房的烟火里,藏在通勤的路上,藏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以下是我们结合生活场景提出的具体倡议,每一项都指向“不浪费”的日常实践:

(一)饮食节约:让每一粒米都“物尽其用”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节约是勤俭最直接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三个环节发力:

按需点餐,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外就餐时,根据人数合理点餐,主动提醒服务员“少量多次”,避免因“怕不够丢面子”而过度点餐。数据显示,我国外出就餐浪费率约为18%,如果按每餐减少10%的浪费计算,全国每年可节约粮食约350万吨。家庭做饭时,遵循“少量多样”原则,冰箱里的食材“先入先出”,避免因过期变质而丢弃。例如,绿叶蔬菜可当天购买当天食用,根茎类蔬菜(如土豆、胡萝卜)可存放较长时间,但需定期检查。

科学储存,让食材“延寿”。掌握简单的食材储存技巧,能大幅减少浪费。蔬菜可用厨房纸包裹后放入保鲜袋,延长保鲜期3-5天;肉类可分装成小份冷冻,避免反复解冻;剩菜及时冷藏,并在24小时内食用,食用前彻底加热。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可通过“创意料理”变废为宝:过熟的香蕉可做香蕉面包,蔫了的番茄可做成番茄酱,剩米饭可做成炒饭或粥。

践行“光盘”,争当“节约标兵”。学校、单位食堂推行“N-1”点餐模式(如10人点9人份菜),鼓励“少量多次添加”;家庭用餐时,引导孩子养成“吃多少盛多少”的习惯,不剩饭、不挑食。外卖点餐时,选择“小份菜”“拼单”选项,减少一次性餐盒的使用。据统计,如果全国3亿外卖用户每月减少1次外卖浪费,一年可减少约36万吨粮食浪费,相当于种植90万亩稻田的产量。

(二)衣着消费:让每一件衣都“物尽其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话,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衣着节约的核心是“理性消费”与“循环利用”:

理性购物,拒绝“冲动消费”。购买衣物前先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它能穿几次?”避免因“打折促销”“网红爆款”而盲目购买。选择经典款、基础款,而非追逐潮流快消品,延长衣物的使用周期。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每年购买衣物约10件,实际穿着次数不足3次,如果将每件衣物的穿着次数增加1次,可减少30%的碳排放。

旧衣改造,赋予衣物“第二生命”。对于不合身或破损的衣物,可通过改造继续利用:旧T恤可改成购物袋、抹布;牛仔裤可改成短裤、收纳袋;毛衣可拆线织成坐垫、手套。社区的“旧衣改造工坊”“缝纫互助小组”,都是旧衣再利用的好平台。如果全国每年10%的旧衣得到改造,可节约约200万吨纺织原料,相当于减少3000万亩棉田的种植压力。

循环捐赠,让衣物

文档评论(0)

雪雪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