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教案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柳教案设计

【篇一:柳树教学设计】

《杨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杨柳、紫薇、红杏、芍药的描述,感受悠久丰富的

中国历史文化。

2.学习本文寓情于物的抒情文法,帮助学生理解杨柳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联系

现实作一些分析评价。

3.引导学生归纳和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寓情于物的抒情文法。

2.杨柳所代表的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作分析评价。

【教学难点】

本文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

2.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学生由课代表分为九个小组。第一个小组搜集作者丰子恺的生平,并评介他的主要思想倾向。后八个小组分别查“小

蛮腰”、“陶渊明宅边的柳”、“客舍青青”、“树犹如此”、“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紫薇郎”、

“红杏尚书”、“美人醉卧芍药”的典故来源,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讲解,并思考在这里杨柳象征了什么,代表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来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是为了做到“积累、熏陶和感悟”。)

2.老师准备

做课件,展示丰子恺像;展示“小蛮腰”、“陶渊明宅边的柳”、“客舍青青”、“树犹如此”、

“王恭之貌、张绪之神”、“西湖边上的杨柳”这几种情境下杨柳的形象;展示牡丹花、葡萄

藤的索取者的形象;展示红杏枝叶花果的蒸蒸日上。设置美的情境,美的氛围。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作者喜欢杨柳

的原因?杨柳与前人喜欢杨柳的原因有什么不同?杨柳与牡丹花、葡萄藤有什么不同?杨柳

与枝叶花果蒸蒸日上者有何不同)而作准备。

二、导入

有一种树,它既不像松柏那样有坚毅的英姿,也不像翠竹那样挺拔而秀颀,它很普通,

房前屋后,湖畔河堤,到处都可以见到它;但它又很不普通,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喜

欢它,赞美它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这是种什么样的树?对,是柳树。有一个人,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甚至把自己住的地方都称为“缘缘堂”,是著名的画家、

文学家,他是谁?对,他就是丰子恺。丰子恺也喜欢柳树。那么,丰子恺眼里的柳树和其他

人眼里的柳树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一起走入丰子恺和他的《杨柳》。(导入由远及近,最后定格于杨柳,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到丰子恺受佛家思想的

影响,是为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喜欢杨柳的心态:“随缘”。)

三、认识作者

由第一个小组讲解作者丰子恺的生平,并评介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教师同时放课件,展

示丰子恺像片,并做适当补充)丰子恺(1898─1975)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浙江省第一

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9年毕业。1921年游学日本,1922年回国后至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书。1925年出版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931年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出版。抗战爆发后,曾在浙江、重庆等地

教师:别人喜欢杨柳,都有那么多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作者却没有,却只强调

“随缘”而非存心“结缘”。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各小组抢答)确定:崇尚朴实自然,反对存心安排。教师:在这一部分,作者在写自己喜欢杨柳的缘由与别人喜欢杨柳的缘由的不同时用了

什么手法?(各小组抢答)确定:对比手法。

2.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杨柳的形态美(外在美)。教师:作者先列举了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

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那么,“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

卧的芍药”各是什么典故呢?请同学们分别谈一谈。确定:

(1)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语出白居易诗《直中书省》:“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

薇花对紫薇郎。”

(2)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语出宋代宋祁的《玉楼春》。宋祁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

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3)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

语出《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教师:作者对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象征

富贵的牡丹是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画出来。确定:“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

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在诗词中那样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

尚的地位。”

那么,在作者眼里,杨柳能给作者什么样的审美体验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画出

来。

确定:“湖岸的杨柳树上,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