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吴芳吉:国人之范》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吴芳吉:国人之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吴芳吉:国人之范》含答案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吴芳吉:国人之范

邹柱石

吴芳吉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诗人。1896年出生在重庆杨柳街,8岁随父迁居江津“白屋吴宅”,世称“白屋诗人”。13岁时在作文课上写出名噪一时的《读外交失败史书》,广受赞誉。

他被称为诗词改革的先驱,是举国皆知、享誉一时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婉容词》,被中国诗界誉为“几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的传世之作。《婉容词》描写了一位贤淑的乡下女子因被出国留学的丈夫抛弃而殉情的爱情悲剧。诗一经发表就引起文学界的震惊,令全国读者争相传诵,并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当时的读书人只要一提到吴芳吉就能随口吟诵出:“天愁地暗,美洲在那边?……”

今天来看,《孔雀东南飞》毕竞是永恒的经典,《婉容词》再怎么好,都没有可比性;但是当时的影响,可见一斑。他的人品、文品也曾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高度赞誉。1910年,吴芳吉考入清华留美预科班。1912年因抗议美籍教师无理辱责因病缺考的中国同学,他和吴宓等十人被选为罢课代表。吴芳吉年纪最小,仿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撰写《讨校长檄》,署名求公道,后拒绝认错被校方开除,时年16岁。

被清华开除后,吴芳吉流浪北京,后辗转去上海书局做校对,次年在同学资助下徒步回川,沿途乞讨、历时半年回到老家。这段直堕底层的经历,让吴芳吉了解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军阀的暴行、战乱的苦痛、百姓的困顿、女性的压抑……无不给其心灵带来震撼,成为其笔底狂澜。吴芳吉的诗文成了反映民生疾苦的号角和武器:“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

这以后.吴芳吉一边读书,一边创作,一边从教。吴芳吉从教的足迹遍布全国,他凭自己的学识声望和至交好友吴宓等人的介绍,做过中学教员,做过大学教授。先后受聘于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1929年,他与重庆籍教授一起创办了重庆大学,并任文科系主任。

1931年,应当时的江津县县长邀请,他辞去待遇较好的重庆大学文学系主任之职,返回江津中学任校长。吴芳吉到校后,在学校的砖柱上,亲笔书写“学、海、津、梁”四个篆字作校训,高薪聘请外地优秀教师到江津中学任教,特聘重庆大学的外籍教授来校讲学。江津中学在他的奋发图强下,很快跃升为一流中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际,时任江津中学校长的吴芳吉深夜读报,见此消息,立即亲自敲响校钟,集合全校师生上街游行抗议。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抗日,吴芳吉闻讯,慷慨高歌,欲只身赴前线杀敌,被师生从江边劝回。按捺不住的激情,使他创作了颂扬十九路军的抗日诗歌《巴人歌》:“三千子弟令如山,征衣未淀血斑斑”这传诵一时的诗作,成了唤起民众抗战的动员令。当年5月4日,他应邀到重庆做宣传抗日的演讲,当众朗诵《巴人歌》,令上千听众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5月5日返回江津,当晚向全校师生讲述重庆各界同仇敌忾、心系抗战的情形,并再次朗诵《巴人歌》,朗诵未完,他就体力不支、脸色惨白地倒下了。5月9日,吴芳吉辞世,时年36岁,送葬者700余人。

芳吉自小家庭贫困,营养不良,文弱之人而具铮铮铁骨。思其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只身赴国难之时,其慷慨苍凉,大有当年燕国荆卿屠秦之悲壮豪勇。虽享寿仅36载,胜活百年矣。芳吉其为川人之范,国人之范。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吴芳吉少年生活的地方环境不好,盗娼赌博者多,父亲吴传姜就用石灰将墙门刷白并写“白屋吴宅”字牌,意为清白之家,吴芳吉就自名“白屋吴生”。

(摘自“简书”)

②吴芳吉跨入诗界之时,正值“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论战“新旧文学观”。对诗界全部否定传统诗歌的“突变论”、全盘欧化的“另植论”、死守陈规的“保守论”都进行了批判,倡导诗歌要有时代感和现实感。

(庞国翔《用诗歌抵制日货的诗坛奇人吴芳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学的坎坷,生活的艰辛,使得吴芳吉四处飘零,深陷社会底层;但也使吴芳吉的诗歌更加贴近民众,更具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B.年少轻狂的吴芳吉为抗议美籍教师辱责中国同学,便仿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撰写《讨校长檄》,书于横幅长条并署名张贴,最终被学校开除。

C.颂扬十儿路军的抗日诗歌《巴人歌》倾注了吴芳吉的满腔热情,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抗日斗志,也成了吴芳吉的生命绝唱。

D.吴芳吉既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教育家。他在担任江津中学校长期间奋发阁强,高薪聘请外地优秀教师到江津中学任教,并题写了“学、海、津、梁”的四字校训。

【答案】B?

【解析】B项,“年少轻狂”错误,“书于横幅长条并署名张贴”于文尤据。由原文“吴芳吉年纪最小,仿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撰写《讨校长檄》,署名求公道,后拒绝认错被校方开除,时年16岁”可知,此种做法不代表“年少轻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