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专用】8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解析版).docxVIP

【南京专用】8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第=PAGE2*2-13页(共=SECTIONPAGES3*26页)试题第=PAGE2*24页(共=SECTIONPAGES3*26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自然风光之美】

细雨过后,雾气升腾,金山岭长城在群山之巅曲折蜿蜒、若隐若现,像一条巨龙,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承德木兰围场,马儿在蓝天下纵情驰骋,苍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令人沉醉;衡水湖生态湿地公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1)请将文中加波浪线的词语用正楷书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①②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潺潺:②鸟语花香:

【人文环境之美】

在沧州大运河畔,南川老街集娱乐、美食、吃喝、购物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文化街区开放,再现了大运河古渡码头的繁华盛景;始建于宋代淳化年间的保定市西大街,一系列民俗展演吸引着一批批游客______(趋之若鹜/纷至沓来)。游客漫步在老街上,流连于青砖黛瓦之间,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文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4)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答案】(1)蜿延翱翔

(2)chánchán;niǎoyǔhuāxiāng

(3)去掉“的文化街区开放”。

(4)纷至沓来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一定要保证书写的正确与美观。注音:蜿、翱、翔。

(2)本题考查字音。潺潺,chán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或雨声。鸟语花香,niǎoyǔhuāxiāng,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大自然春天的美好景象。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赘余,去掉“的文化街区开放”即可。

(4)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趋之若鹜”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带有贬义;“纷至沓来”意思是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是中性词,更能准确地表达出游客接连不断地来到保定市西大街的场景,符合文段语境。故应用“纷至沓来”。

2.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1)读古诗文,不但要读语言,更要读思想感情。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

,端居耻圣明”的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劝慰友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关雎》中“,辗转反侧”两句,形象而集中地体现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2)一些古诗名句写景,很好地抓住了景物特征。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景象;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明灭可见”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溪流的曲折,时隐时现;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禅房花木深”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禅院的清幽。

【答案】欲济无舟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悠哉悠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斗折蛇行曲径通幽处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楫、己、涯、邻、悠、缤、径、幽”等字的正确书写。

3.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6分)

【探“和”之源】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和,谐也。——《广雅》

材料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

(1)从造字法来看,“和”是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