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
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
专题05古诗词赏析
分类1:比较阅读
(一)【2024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八年级下册期末】诗歌鉴赏
【甲】
闻雁
【唐】韦应物①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乙】
闻雁
【明末清初】韩洽②
朔风吹雁渡江干③,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①唐德宗四年,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被贬滁州刺史。《闻雁》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②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③江干:江边。
1.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和“月白霜清”交代了诗人闻雁的自然环境;“思”和“”直接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2.杨杨默写“高斋闻雁来”时,将“雁”写成了“燕”。周周教他区分两个字形的方法:
古诗中,“雁”和“燕”这两个意象的内涵不同。“雁”的文化内涵是①,比如诗句②“”(默写一句含“雁”的古诗句,【甲】【乙】诗中的句子除外)。“燕”的文化内涵是③,比如诗句④“”(默写一句含“燕”的古诗句)。
【答案】
1.秋雨夜愁
2.雁是传送书信的使者,寄托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之情。比如“归雁洛阳边”。“燕”是春天的使者,传达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或者感伤时事、惜春伤春之情。比如“谁家新燕啄春泥”。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淮南秋雨夜”和“月白霜清”交代了诗人闻雁的自然环境:《闻雁》(韦应物)中“淮南秋雨夜”描述了诗人身处淮南,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听到雁声;《闻雁》(韩洽)开头两句描绘江畔深秋月夜的特定环境,渲染出一派凄清岑寂的氛围。“月白霜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寒,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第二空,《闻雁》(韩洽)后两句“孤客”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孤独的旅客。“故乡”是作者思念的所在。作者身逢乱世,正处明清易代之际的动乱之秋,又羁旅在外,思张之情、故国之思充溢心间。“愁里听”,诗人漂泊在外,内心充满思乡的愁绪,直接流露出他内心的伤感。
2.本题考查对意象的理解。
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雁”的文化内涵:常常象征着思乡、传书、孤独、游子等。例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借“归雁”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自己的家书带到洛阳。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特别被古人青睐,意象颇为丰盛:或惜春悲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燕”的文化内涵:通常象征着春光美好、爱情、时事变迁等。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通过描写燕子飞入百姓家,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思是: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此句为天然奇偶句,写得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以自然事物的消逝抒发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不再的淡淡闲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分类2:课外阅读
(一)【2024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下册期末】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中
宋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1.诗歌第二联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
2.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