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妙用二十六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讲师:副院长_梦海星竹

老师学友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学习【对仗妙用二十六法】这个原来在中班,三班讲过一部分,为了同步,我们还是从头开始。

对仗是律诗必有的语言形式。对仗句能使诗显得凝练、整饬、匀称、典雅。因此好的对句往往成为律诗中最吸引眼球的精彩部分,大大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但如果只一味追求“规规然于媲青比白”,则容易流于板滞、堆砌。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对仗句的技巧灵活多变,不仅表现在对仗的语义内容方面,也同时表现于对仗的语言形式方面。既可以在对仗的两句之间变化,也可以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变化。下面均以我自己律诗中的一些对仗句子分别加以叙述。

1.时空交错:对仗中一句或一联从时间入手描写,另一句或一联则从空间入手描写,以体现表达内容的变化。

如:

①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

②九丈岚烟出腕底,十年雨露入心隈。

③尘掩刀痕老,风吹火印鲜。

游魂寻野庙,伫影守家山。

④几许明清韵,大千秦汉魂。

风回堪可守,雨过未相侵。

以上的“一川撩梦雨”、“九丈岚烟出腕底”句从空间写,而“六载动情人”“十年雨露入心隈”从时间写。“尘掩刀痕老,风吹火印鲜”、“几许明清韵,大千秦汉魂”联从时间写,而“游魂寻野庙,伫影守家山”、“风回堪可守,雨过未相侵”从空间写。两个维度相互映衬,以拓展诗句的语义表达空间。

2.动静相宜:对仗联中一句或一联写动态,另一句或一联则写静态。如:

①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

②蛇伏古洞陪幽鬼,风动神珠戏醉仙。

③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

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

④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

以上各例中都是一句描写动态,如“命荡风云里”、“风动神珠戏醉仙”,而另一句则着力渲染出静的境界,如“心平日月间”“蛇伏古洞陪幽鬼”。或一联描写动态,如“鹰旋谷底寻残戟,树乱崖头守旧关”、“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而另一联则描写静态,如“断壁起伏曾入梦,危楼远近总无言”、“枝闲鸟寂风雷渺,云淡星稀日月长”。两句或两联一动一静,自可相映成趣。

3.视听之变:人接触外界有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其中常用最主要的视觉与听觉构成对仗,当然也可以用味觉、嗅觉与触觉构成对仗。如:

①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

②晴朝放眼堪寄兴,雨夜和声复断肠。

③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

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④半夜飘摇闻犬吠,孤身寂寞盼鸡鸣。

随云漫步撩愁絮,踏水凌波叹苦萍。

以上一句写听觉形象,如“石溪水溅千声脆”、“雨夜和声复断肠”,另一句则写视觉形象,如“云岭松遮一色鲜”“晴朝放眼堪寄兴”。或一联写听觉形象,另一联则写视觉形象,如“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半夜飘摇闻犬吠,孤身寂寞盼鸡鸣”为听觉形象,而“轻云漫隐溶溶月,远火遥接淡淡星”、“随云漫步撩愁絮,踏水凌波叹苦萍”为视觉形象。视听结合,声色相映。除视觉、听觉之外,也有以其他感觉错综变化以构成对仗的。如:

⑤合围尝尽酸和苦,并进趟开热与凉。

就是味觉“酸和苦”和触觉“热与凉”相对。

诗人有意把色、声、嗅、味、感等各种不同的感受交错成对,可以构成立体式的感觉空间,丰富诗句的审美内涵。

4.宏微并衬:两句中一句着眼于宏观或多数,另一句则着眼于微观或少数。如:

①山高空瞭望,灯暗自吟哦。

②露水有缘成苦酒,霓虹无故化长绳。

③应知海阔鱼龙险,勿忘家贫父母亲。

④华屋玉碎人空叹,荒野曲寒谁与听。

以上为宏观与微观之变化,笔下可以令人有镜头变化之感,调动思维。

5.多少分明:同一联的两句,通过数目的对比,使语句更具表现力。下面举几例多与少的变化诗句,如:

①春种千颗籽,秋收几个钱。

②孤月依山老,繁花照水新。

③千载专权成壁垒,一丝奢望是机关。

④万里狂歌银与玉,几家焦虑炭和粮。

以上句中“千颗籽”与“几个钱”、“繁花”与“孤月”,“千载”与“一丝”、“万里”与“几家”都是以意象数目的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效应,以抒发诗人某种特定的情感。

⑤千钧一剑功勋在,百任双肩业绩存。

这联里一句之间还是数目之变的就句对,一句里“千钧”对“一剑”,“百任”对“双肩”,竞相变化,增加诗的内涵和力量。

6.节奏起伏:对仗句要求上下句句法结构大致相同,但如果一味追求形式工整必定会影响对仗内容的气韵。前人云:“凡诗切对求工,必气弱。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诗人往往在字面对称整饬的前提下追求诗句内在气韵的流动。在两句或两联之间句子节奏发生变化,也能产生新奇的效果。如:

①帷幄有执牛耳手,旌旗不掩马蹄尘。

帷幄/有/执牛耳/手,旌旗/不掩/马蹄尘。

字面整齐,深层句子结构发生改变,两句的句子节奏有了明显不同。

②身骨煎熬逐

文档评论(0)

建筑施工图设计 C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建筑设计工程师持证人

建筑设计规范,行业动态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2日上传了建筑设计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