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今天分享《联?律?通?则》解读(一)
【大漠孤鹰--分析】
第一条:?楹联作为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独立文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从各种文学形式来看,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解读:这里重点强调的是楹联与不同的文学体裁及文学形式之间的区别。我们知道,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都包含、渗透有对仗的内容,如王勃的骈体文《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如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都包容渗透着对联的内容。但我们仔细观察,是否和我们所说的对联要求相吻合呢?不尽然,对联有自己的规律与定则,《联律通则》就为我们规范了这一规律与定则,为我们创作与欣赏对联,提供了明确的要求。
第二条: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
解读:强调的是,不按对联格律要求写出来的,尽管上下写字数相等,互相对仗的两行字,也不能称其为楹联,那么什么是格律呢?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相对、语意相关。比以前的要求更明确化了,我将在总则里一一进行详细解析。
第三条: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每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从形式到内容均为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解读:对联的基本特征:“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前面所举的例子当中有“词语对仗”,但“声律协调”却和联律不尽一致。词语对仗就是所说的:“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声律协调就是指:“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总则有关内容里将要细讲。
第四条:楹联文体质的规定性、适应性,要求创作与赏评坚持创新而不离传统体范,重律而尤见时代风徽的原则。
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联创作过程中即要有时代性,要敢于创新,又不能有悖于传统体范。
以上四条:以上从总体上概括介绍了对联的基本内容,使我们对对联能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下面来说总则
第一条:字句对等。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这就是说: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外,如: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句数,字数必须相等。因对联有单句、双句、多句之分,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要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句数相等,每个句子字数也要相等。字数相对就是指上联与下联字数一样多,字数不相等也就不能称之为对联了。
举例:
一言,?墨==泉
二言,?花好==月圆
三言,?书锦绣==绘宏图
再如:【四言】
【平仄符】:○代表平声?●代表仄声?⊙代表可平可仄?。
风?梳?碧?柳
○?○?●?●
雪?印?红?梅
●?●?○?○
【五言】
山?因?禅?寺?静
○?○?○?●?●
风?为?草?斋?凉
●?●?○?○?○
月?斜?诗?梦?瘦
⊙?○?○?●?●
风?散?墨?花?香
⊙?●?●?○?○
五言【又一体】
雾?雨?沉?云?梦
●?●?○?○?●
烟?波?渺?洞?庭
○?○?●?●?○
【六言】
风?展?红?旗?似?画
⊙?●?○?○?●?●
春?来?绿?水?如?蓝
○?○?●?●?○?○
【七言】
画?上?荷?花?和?尚?画
●?●?○?○?○?●?●
书?临?汉?帖?翰?林?书
○?○?●?●?●?○?○
二、每边二句者
[句脚为○,●]
十二例:
【四/七言】
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录
●?●?○?○?○?○?●?●?○?○?●
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
○?○?●?●?●?●?○?○?●?●?○
【又一体】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
(注:上联“合、识”字为古仄声)
上联: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4字+7字
下联: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4字+7字
【七/四言】
上:●●○○●●○,○○●●。
下:○○●●○○●,●●○○。
【又一体】
上:○○●●●○○○○●●。
下:●●○○○●●,●●○○。
【五/六言】
上:●●●○○?●●○○●●。
下:○○●●●?○○●●○○。
【又一体】
上:○○●●○?●●○○●●。
下:●●○○●?○○●●○○。
以上例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