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常识练习.docxVIP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文常识练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选择题

1.“虢,虞之表也”中的“表”意为()。

A.表面

B.表率

C.表亲

D.屏障

答案:D

解析: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表”指外围、屏障。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故“表”非表面、亲戚或榜样。

2.《左传》是一部()体著作。

A.纪传

B.编年

C.纪事

D.国别

答案:B

解析:《左传》按年月日顺序记事,是中国第一部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句中的“亡”解释有误的是()。

A.虢亡,虞必从之(灭亡,败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C.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死去,死亡)

D.河曲智叟亡以应(无,没有)

答案:C

解析:“亡”在此意为“失去”,非“死亡”。整句比喻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遭殃。

4.以下句中的“谢”与“薛谭乃谢求反”中的“谢”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答案:C

解析:“谢”在两句中均指“道歉”;A为“凋谢”,B为“更替”,D为“谢朓”人名。

5.下列句中的“若”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

B.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C.若无罪而就死地

D.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案:B

解析:A、D中“若”为“像”;C、B中“若”为第二人称“你”。但B项“若”作宾语,语境最特殊,且多套题库定为B。

6.《列子》是()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A.儒

B.杂

C.道

D.法

答案:C

解析:《列子》属道家经典,与《老子》《庄子》并称。

7.“俄而匮焉,将限其食”中的“俄而”可以用()来代替。

A.良久

B.久之

C.然而

D.未几

答案:D

解析:“俄而”=“不久”,与“未几”同义;“良久”“久之”表时间长,“然而”表转折。

8.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其中“下元节”是在()。

A.七月十五

B.九月十五

C.十月十五

D.腊月十五

答案:C

解析: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

9.以下诗句中描写上元节的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C.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答案:B

解析: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元宵节;A为春节,C为立春,D为七夕。

10.“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中的“比三旦立市”应译为()。

A.超过三天站在市场上

B.超过几天站在市场上

C.连续几天站在市场上

D.连续三个早上站在市场上

答案:D

解析:“比”=连续,“三旦”=三个早晨。

11.对“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中字词解释正确的是()。

A.还:环绕

B.臣:奴仆

C.请:邀请

D.贾:商贾

答案:A

解析:“还”通“环”;“臣”为自称;“请”=请允许我;“贾”通“价”。

12.以下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人莫之知

B.人莫与言

C.臣请献一朝之贾

D.一旦而马价十倍

答案:A

解析: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人莫知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昼夜不息/望峰息心

B.妻尝之田/尝贻余核舟一

C.凤方悟之/乃悟前狼假寐

D.其后遂为名儒/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答案:A

解析:“息”前者为“停止”,后者为“平息”;B“尝”均为“曾经”;C“悟”均为“明白”;D“为”均为“成为”。

14.以下勤学的典故与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A.凿壁偷光——匡衡

B.韦编三绝——孔子

C.牛角挂书——李密

D.囊萤夜读——孙康

答案:D

解析:囊萤是车胤,映雪才是孙康。

15.“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中的“就”应解释为()。

A.到,到达

B.走向,接近

C.谋求

D.成就

答案:B

解析:“就死地”=走向死亡之地。

16.下列句中的“易”与“以羊易之”的“易”解释相同的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天下事有难易乎

D.吏民慢易之

答案:B

解析:均为“交换”;A为“更替”,C为“容易”,D为“轻视”。

17.“孙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中的“临”应解释为()。

A.靠近

B.来到

C.面对,对着

D.正当,将要

答案:C

解析:“临”在此指面对钓台饮酒。

18.下列句中的“为”解释为“当作”的是()。

A.为共作乐耳

B.公何为怒乎

C.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

D.当时亦以为乐

答案:D

解析:“以为”=“以(之)为”,即“把它当作”;A为“为了”,B为“为什么”,C为“建造”。

19.以下成语并非出自《庄子》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