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_T 2511-2022 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docxVIP

DB45_T 2511-2022 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020CCSC04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511—2022

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technicalofmanipulationoftendonmanagementinfasciitisof

lumbodorsalmuscle

2022-06-24发布2022-07-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5/T251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林市中医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锦文、黄春英、刘辉华、黎裕朝、王芬、黄俊能、陆学滨、梁家王、钟永东、吕振瑞、何云、钟正任、何浩正、邱有能、吕佰锋、何惠宾、谢惠娴。

DB45/T2511—2022

1

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的诊断要点,规定了操作要点、操作方法及要求、注意事项、慎用症及禁忌症。

本文件适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理筋手法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腰背肌筋膜炎fasciitisoflumbodorsalmuscle

由某些因素使筋膜反复受到牵拉、摩擦过量或过冷刺激,致局部筋膜产生缺血、肥厚、变性、粘连等内在病理改变而引起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

3.2

筋痛点painspotofmuscle

引起疼痛的病灶,类似于也称之为敏感点、触发点、应激点、板机点、反应点或阿是穴。3.3

理筋手法tendonmanagement

通过找到患者致病筋痛点,施以拨、按、揉、推法进行松筋解痉、松筋散结,从而使病痛得以缓解或解除的中医推拿手法。

4临床表现与诊断

4.1临床表现

4.1.1腰背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性质呈弥漫性钝痛,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较明显。

4.1.2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过度活动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性变化而发作。

2

DB45/T2511—2022

4.2诊断要点

4.2.1腰背部疼痛,性质呈弥漫性钝痛,晨起和天气变化时明显。

4.2.2腰背肌紧张,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无神经根放射症状。

4.2.3磁共振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为渗出的液体信号。

5操作要求

5.1操作人员

5.1.1仪容仪表

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洗净双手、不应有长指甲。

5.1.2诊疗资格

诊疗人员应为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5.1.3人员培训和考核

实施理筋手法治疗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与考核。

5.2环境

清洁、安静、保暖、避风、室温26℃~28℃为宜。

5.3操作准备

5.3.1消毒

工作服、场所应每天消毒;理筋手法治疗用物应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制度,消毒程序按照GB15982的要求执行;按照WS/T367的要求,配备必备的消毒剂和消毒设施。

5.3.2评估

5.3.2.1筋痛点定位及特点

5.3.2.1.1定位:一般位于腰背棘突旁、横突及腰骶部位置范围内寻找。

5.3.2.1.2特点:胀痛为主,对手法刺激较敏感。

5.3.2.2医者施术手触觉感受

5.3.2.2.1局部筋紧张。

5.3.2.2.2有饱满、厚实感。

5.3.2.2.3触及筋结或条索状物。

5.3.2.2.4筋痛点部位非局限固定于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亦可在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之外。

5.3.2.2.5局部肤色、肤温改变。

5.3.2.3患者感受

5.3.2.3.1有胀、痛、酸、麻感。

DB45/T2511—2022

3

5.3.2.3.2反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