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题库(附答案).docxVIP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题库(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题库(附答案)

1.(单选)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临危授命,奔赴一线

B.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味同嚼蜡

C.面对质疑,他强词夺理,令人信服

D.经过三年努力,他终于不胫而走,考上理想大学

答案:A

2.(单选)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指《诗经·国风》与《楚辞·离骚》的并称

B.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

C.《史记》为东汉班固所著,开纪传体之先河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集名《漱玉词》,属豪放派

答案:A

3.(单选)阅读《赤壁赋》选段,下列对“哀吾生之须臾”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A.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

B.哀叹个人命运,悲切仕途坎坷

C.哀叹历史兴亡,痛惜英雄末路

D.哀叹自然永恒,反衬人类伟大

答案:A

4.(单选)教学《祝福》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镇人看祥林嫂”的视角,这一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

A.审美鉴赏能力

B.文化理解能力

C.批判思维能力

D.语言积累能力

答案:C

5.(单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培训,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

B.能否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认真备课

C.他不仅擅长写作,而且也喜欢摄影和弹钢琴

D.我们要提倡并且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答案:B

6.(单选)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表述,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精神的一项是

A.学习任务群是单篇精讲的补充手段

B.学习任务群强调以知识点线性训练为核心

C.学习任务群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整合阅读与表达

D.学习任务群适用于选修课程,不针对必修课程

答案:C

7.(单选)阅读《项脊轩志》时,教师让学生把“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改写成第一人称内心独白,这一活动主要指向的核心素养是

A.语言建构与运用

B.思维发展与提升

C.审美鉴赏与创造

D.文化传承与理解

答案:A

8.(单选)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

C.“春蚕到死丝方尽”运用了拟人

D.“两岸猿声啼不住”运用了比喻

答案:A

9.(单选)教学《蜀道难》时,教师播放航拍秦岭的短视频并让学生用李白诗中的句子配字幕,这一做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

B.直观性

C.量力性

D.巩固性

答案:B

10.(单选)某校本教材将《红楼梦》“宝黛读西厢”与《西厢记》原文并置,该设计侧重培养学生的

A.整本书阅读速度

B.跨文本比较能力

C.文言断句技巧

D.格律诗写作能力

答案:B

11.(单选)下列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孔子强调创新,反对因循

B.孔子主张只转述古籍,不作任何阐释

C.孔子自谦只是传述旧闻,不标新立异

D.孔子认为古代文化不足取,应大胆批判

答案:C

12.(单选)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用章回测试替代学生的自主探究

B.以教师讲解人物关系图为主要手段

C.围绕“小人物命运”设计主题式研讨

D.要求背诵每回回目并默写判词

答案:C

13.(单选)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教师让学生用“叠词”写“校园的清晨”,这一训练聚焦的核心知识是

A.通感

B.拟人

C.词语锤炼

D.句式变换

答案:C

14.(单选)下列诗句所用典故,与原典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用姜太公典故,寄寓怀才不遇

B.“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祖逖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C.“铜雀春深锁二乔”——用项羽典故,暗讽曹操骄奢

D.“庄生晓梦迷蝴蝶”——用老子典故,阐述无为思想

答案:A

15.(单选)某教师布置“给《乡土中国》每一章写一句‘微博热搜体’标题”,这一任务主要发展学生的

A.批判性思维

B.媒介素养

C.逻辑推理

D.审美鉴赏

答案:B

16.(单选)下列对《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用典自然,强化感恩之情

B.对仗工整,增强语势

C.以生死对比,突出忠诚

D.借景抒情,含蓄委婉

答案:D

17.(单选)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让学生用“朋友圈九图”形式呈现别里科夫的“套子”,这一活动主要体现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体验学习

C.合作学习

文档评论(0)

18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