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文档 (7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7

赤医穴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

熊伟

(云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三团卫生队,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以赤医穴理线为主,配合足三里、深边穴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结果治愈琴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提示赤医埋线疗法对消化性责疡的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消化性清疡;理线;赤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3)09一0043一01

消化性溃疡(PU)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约有10%的人患过此病。它不仅给病人增添痛苦,同时又给病人增加精神负担。笔者自1992年10月以来应用赤医穴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7例,其中住院病人36例,门诊病人21例。男43例,女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而确诊。

2治疗方法

2.1选穴主穴赤医穴(相当于第6胸椎棘突上缘);配穴赤医7穴(相当于第12胸椎棘突上缘),跺边穴(外跺尖下凹陷处),足三里穴。

2.2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用龙胆紫作进针标记,常规消毒局部皮肤(范围约20cm)后,在选定的穴位的两侧1一1.5cm处注射1%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局麻。然后用不锈钢三角针穿以铬制00号羊肠线,从局麻点刺人皮下组织与肌层之间穿过穴位,从对侧麻醉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肤,将两端线头紧贴皮肤剪断,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人皮下组织。用碘酒消毒针孔,敷盖消毒沙布,肢布固定。30天治疗1次,1次不愈可多埋1,2次。躁边穴,斜向内上胫排关节方向刺入,深约1.5寸,强刺激,使针感上达膝关节以上,下至趾端即可,不留针,每周I次,足三里穴进针1.5寸,行烧山火补法,每隔lOmin行针1次,留针20min,或加艾条温和灸,每周2次。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恶心、暖气、反酸等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有所好转,疼痛较前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临床痊愈36例,占63.16%;显效18例,占31.58%;有效3例,占5.26%。总有效率100%o

4典型病例

沈某某,男,军队干部,1997年11月21日初诊。主述:慢性反复性的上腹部疼痛2年余。多于餐后30min至2h疼痛明显,伴恶心,暖气,反酸。喜冷饮,口干烦躁,便秘波赤。根据胃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胃溃疡。治疗:按上述方法埋线1次后,患者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2次后症状完全消失而痊愈,随防至今未复发。

5讨论

消化性溃疡,多属祖国医学之“胃院痛”范畴。主要由寒邪客胃,脾胃虚弱,饮食伤胃,肝气犯胃等方面的原因引起。督脉是督领全身阳气的主要经脉,是全身阳脉会聚之处,故曰“阳脉之海”。它不仅可治疗本经的证候,还可以治疗其它部位的远道疾病和相对应的内脏器官病症,并有其分段论治的效能。赤医穴位于督脉上,故采用羊肠钱埋植,可治疗“胃院痛”。羊肠线为无菌脂溶性生物制品,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体蛋白,既有机械性刺激作用,又有持久柔和的“长效针感”效应。由于羊肠线在人体内吸收缓慢,对人体产生一个慢性的良性刺激,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双重刺激,直达病所,既能降低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屏障,又能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迅速促进其愈合、再生与修复,降低复发率之目的,故能获得良效。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