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保定市竞秀区2025年网格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一、综合分析类题目
1.题目:有人认为“网格员工作就是‘上传下达’,技术含量不高”,也有人说“网格员是社区治理的‘全科医生’”。结合岗位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答案:这两种观点分别反映了对网格员工作的片面认知和全面理解,需辩证看待。首先,“上传下达”是网格员的基础职责之一,如政策宣传、信息采集、民意反馈等,确实需要完成上级部署与居民需求的衔接。但仅将其定义为“上传下达”则忽视了工作的复杂性:网格员需具备矛盾调解、应急处置、服务创新等综合能力,例如处理邻里纠纷时需兼顾法律与情理,帮扶独居老人时需动态跟踪需求,这些都需要“全科”素养。而“全科医生”的比喻更贴近实际——网格员既要像“医生”一样精准识别社区“病症”(如安全隐患、服务缺口),又要具备“全科”能力,整合多方资源(物业、志愿者、职能部门)开具“药方”(如联合整治、定制服务)。因此,网格员工作既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居民的“多面手”,需以专业态度和综合能力践行职责。
2.题目:竞秀区部分社区存在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密集、老年人口占比高等特点,作为网格员,你认为在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哪些矛盾或需求?
答案:结合竞秀区实际,需重点关注三类问题:一是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如公共设施老化(水管、电梯)、停车资源紧张、环境卫生维护不足,易引发居民与物业矛盾;二是流动人口服务需求,如租房登记不及时、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咨询、临时居住安全隐患(群租房消防问题);三是老年群体服务缺口,如独居老人日常照护(买菜、就医陪同)、慢性病管理需求、适老化改造(加装扶手、防滑地砖)落实情况跟踪。此外,还需关注特殊群体(残疾人、困难家庭)的动态帮扶,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低导致的邻里关系疏离问题。工作中应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定期走访更新信息,联合社区、物业、志愿者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例如针对老旧小区可推动“居民议事会”协商停车管理,针对老年人可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期义诊。
二、情景处理类题目
3.题目:某老旧小区居民反映,一楼住户将自家阳台扩建至公共绿地,搭建铁皮棚存放杂物,二楼住户认为影响采光且存在安全隐患(铁皮棚雨天噪音大),双方争执激烈,甚至发生推搡。你作为网格员接到投诉后,会如何处理?
答案:处理步骤如下:
(1)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分开争执双方,安抚情绪(“大家先冷静,问题一定能解决”),了解基本情况(扩建时间、是否有审批、矛盾激化原因)。
(2)调查核实:查看现场(测量扩建面积、确认是否占用绿地)、调取社区备案资料(是否有违建记录)、咨询物业(是否曾劝阻)、联系街道城管部门核实审批情况(若属违建需明确依据)。
(3)沟通调解:若确属违建,向一楼住户说明《保定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如“禁止擅自占用公共区域搭建建筑物”),告知违建后果(限期拆除、行政处罚);同时肯定其存放杂物的合理需求(“理解您想增加储物空间,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建议改用室内收纳或联系社区协调公共储物间。对二楼住户,解释处理流程(“3日内给出答复”),承诺跟进拆除进度,并协商临时降噪措施(如铺设隔音棉)。
(4)跟进落实:督促城管部门下达整改通知,每日巡查进度;若一楼拒不配合,协助收集证据(拍照、笔录)上报街道;拆除后,组织双方沟通,避免矛盾复发;同步在小区公告栏宣传《保定市物业管理条例》,预防类似问题。
4.题目:辖区内某商户为吸引顾客,将促销音响音量调至最大,从早8点持续到晚10点,周边居民多次投诉“噪音扰民,无法休息”。商户称“不搞促销没生意,不然交不起房租”,拒绝降低音量。你会如何处理?
答案:处理要点:
(1)现场确认:携带分贝检测仪实地测量(居民卧室窗外1米处,昼间超过55分贝、夜间超过45分贝即属扰民),记录具体时段(如早8-12点、下午2-6点、晚7-10点)。
(2)普法沟通:向商户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200-2000元罚款”),说明噪音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如失眠、情绪烦躁),同时理解其经营压力(“疫情后生意不易,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3)协商方案:建议调整促销方式(如改为线上直播引流、发放优惠券)、缩短音响使用时间(如仅限午休前1小时、晚6点前)、降低音量(不超过60分贝),或在商铺外墙加装隔音棉。若商户接受,签订《噪音控制承诺书》;若拒绝,联系公安部门到场测量取证,下达整改通知书。
(4)后续跟踪:3日内回访居民,确认噪音是否改善;联合社区商管组织商户座谈会,普及噪音法规,推广“文明促销”案例(如某奶茶店通过互动游戏替代高音喇叭,客流增加20%),从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